旧韵无仪字,苍髯有恨声。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通过咏物抒怀,抒发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首句“旧韵无仪字”,意为:旧时的音韵已失去其原有的规范和意义,“仪”指音韵之规范、准则。颔联“苍髯有恨声”,意为:满头白发,却发出哀伤的声音,“苍髯”指白头发。此两句是说,旧时的音乐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而自己虽然满头白发,却依然发出哀怨的声音。颈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意思是:月亮从东方升起,惊动了栖息在山涧里的鸟儿,使它们不时地叫唤着。这里运用的是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把月光照入山涧引起鸟儿惊飞的动作生动地描写出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苦闷。尾联“影入平羌江水流,夜雨闻铃肠断声”,意思是:身影随着月光进入平缓流淌的江水之中,夜里听到铃声,心中不禁感到肝肠寸断。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被贬谪的凄凉处境。
【答案】
①诗句释义:旧有的曲调已经失掉了它的规范和意义,满头的白发发出哀怨的声音。②译文:月亮从东方升起,惊动了栖息在山涧里的鸟儿,使它们不时地叫唤着。③赏析:作者用“月出惊山鸟”写月光的皎洁与山鸟的惊起;用“竹影入平溪”写竹影倒映于清澈的溪水中。这些意象的选用都十分恰当,既写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又表达了自己被贬后的悲愁心境。
②诗句释义:我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内徘徊不已,思绪万千。④译文:独自在空旷无人的居室中徘徊不止,思绪万千。⑤赏析:本诗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诗人以自己的孤独为背景来烘托环境的清冷和自己心情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