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烟入虚壑,灵草多菌芝。
日霜未相蚀,经秋含绿蕤。
天光细如线,宛转岩隙垂。
翔禽影忽掠,人语虚无吹。
通明达真地,意坦行忘危。
崖藓触巾帽,碎影还扑衣。
径转得平壤,四望空所依。
峰峦尽低俯,不顾流云驰。
窥林见城郭,或疑人民非。
安得驾麋鹿,乔佺共遨嬉。

【注释】

  1. 搜烟: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2. 虚壑:深而空旷的山谷,这里指大观台所在的七宝山。
  3. 灵草:生长在高山上的稀有植物,多见有菌芝等珍贵药材。
  4. 日霜:阳光和露水,此处指日光。
  5. 经秋:经过了一个秋天。
  6. 天光:天空中的光线,细如线,指光线柔和。
  7. 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
  8. 翔禽:飞翔的鸟类。
  9. 人语:人的说话声音,虚无吹,空荡的声音。
  10. 通明达真地:指通往真正的修行之地的光明之路。
  11. 崖藓:山壁苔藓。
  12. 碎影:指苔藓的碎片。
  13. 平壤:平坦的草地。
  14. 峰峦:山峰和山峦。
  15. 流云:流动的云雾。
  16. 窥林:进入树林。
  17. 城郭:城墙和城门。
  18. 安得:如何能。
  19. 驾麋鹿:骑着麋鹿,古代传说中一种会飞的马,这里借指神仙坐骑。
  20. 乔佺:传说中的仙人名。
    【赏析】
    《同厉志罗以智苏惇元叶元阶游七宝山登大观台作三章》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游览七宝山,登上大观台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七宝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