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乐游酒场,一鬨等蝇散。
昏气方无涯,暮人岂知旦?
壶仙局未终,樵者斧柯烂。
好色挥黄金,不赎闭门叹。
撷骚兰芷丛,原非豪杰患。
须知夭桃枝,已过春事半。
方寸机丝同,一一理无乱。
文锦虽灿华,谁将素质换。
【注释】
过罗通:经过罗通。璋寓馆:指诗人的居处。三章:三首诗。其二:第二首。
选乐游:选择娱乐。酒场:酒肆。
一鬨:众人。等蝇散:如同苍蝇聚集,顷刻之间四散而去。比喻人众声喧,很快离散。
昏气方无涯:形容天色昏暗,无边无际。方,正,恰好。
樵者斧柯烂:砍柴人的斧子已经砍了很长时间了。斧柯,刀把儿。烂,腐烂,这里比喻消磨。
好色挥黄金:喜欢女色的人挥金如土。好,喜好的意思。
不赎闭门叹:不能赎回关门叹息。
撷骚兰芷丛:摘取香草兰草和芷草。骚,《诗经》中的一首诗名,借指香草。兰草芷草都是古人认为能辟邪的香草。
夭桃枝:夭夭的桃花枝。夭夭,美好的样子。
方寸机丝同:心中的念头就像织布时机上的线丝一样交织在一起。
文锦:华丽的锦缎。
谁将素质换:用什么来替换这些美好的素质呢?素质,本义为白色生绢帛,引申为美好的素质、品质。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在长安时所写,当时他因触忤权贵而遭贬谪,心情郁闷不平,故作此诗以泄愤。《旧唐书·张说传》记载:“及出为相州刺史,道中遇病卒。”此诗当作于其贬官途中。全诗通过描写酒肆中人们欢宴的情景,抒发自己对权贵的不满,以及被贬后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首联“选乐游酒场,一鬨等蝇散”。诗人选取了一个繁华热闹的酒肆作为描写对象,用“一鬨”二字来形容众多饮酒之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酒肆中人满为患的情景。紧接着,诗人又用一个比喻,将这众多的饮酒人群比作苍蝇聚集,顷刻之间四散而去,既表现了酒肆中人们的喧闹场面,又暗示了他们的短暂和易逝。
颔联“昏气方无涯,暮人岂知旦?”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酒肆中人们饮酒至深夜的场景。这里的“昏气”指的是夜色朦胧,而“无涯”则表示夜色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接着,诗人又以“暮人岂知旦”来表达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感。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颈联“壶仙局未终,樵者斧柯烂”。“壶仙局”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们共饮美酒的场景,而“樵者斧柯烂”则形容了砍柴人辛勤劳作的身影。这两个意象的对比,既展现了人间烟火与仙界仙境的差异,又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苦乐的不同体验。
尾联“好色挥黄金,不赎闭门叹。”诗人用“好色挥黄金”来形容那些沉迷女色的人挥金如土的行为,而“闭门叹”则是表达自己无法赎回遗憾的心情。这里的“好色挥黄金”既讽刺了那些沉迷女色的权贵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末联“撷骚兰芷丛,原非豪杰患。”“撷骚兰芷丛”指的是摘取香草兰草和芷草的动作,而“原非豪杰患”则是指这些举动并不值得忧虑或困扰。这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于权贵们的不屑和轻蔑,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淡然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形象——一个在权贵面前低头弯腰却内心坚持正义的文人。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