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对不得董仲舒,马扬骫骳羞小儒。
升堂执经称弟子,苦立颛门争姓氏。
天老地典今已亡,但留芜秽充縢囊。
何人锐笔斲元气,眼中光景供凋伤。
有书如山积不读,绕壁啁啾古魂哭。
袒衣便便大贾腹,中有肥肠贮鱼肉。
鱼肉日餍身日肥,彼呫哔者空詅痴。
诗句解读:
大对不得董仲舒,马扬骫骳羞小儒。
这句话表达的是对某些学者或思想家(如董仲舒)的不满和讽刺。董仲舒被认为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所以用“大对”来批评他,意指其思想体系庞大但缺乏实用性。“马扬骫骳”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务实际、自高自大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学识为荣,但却不屑一顾其他学者的学问。
升堂执经称弟子,苦立颛门争姓氏。
这里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学术殿堂中的行为:虽然表面上是学生,但实际上却是在争夺名声和地位,与“升堂执经”的谦虚求学态度形成对比。这种“苦立颛门争姓氏”的行为反映了某些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
天老地典今已亡,但留芜秽充縢囊。
“天老地典”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经典书籍,如《周易》、《尚书》。这里的描述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使古代的知识和智慧已经消失不见,但仍被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然而,这些知识却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晦涩难懂,只能被束之高阁。
何人锐笔斲元气,眼中光景供凋伤。
“锐笔斲元气”形容有人用锐利的文字批判或破坏原有的知识体系,如同用刀切破空气般轻易。而“眼中光景供凋伤”则是说这些文字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就像眼中的景色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逝。
有书如山积不读,绕壁啁啾古魂哭。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现象,即堆积如山的书籍无人问津,反而让古人的灵魂在书声中哭泣。这反映出一种文化上的冷漠和知识的贬值。
袒衣便便大贾腹,中有肥肠贮鱼肉。
此句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某些人的外表光鲜亮丽(“袒衣”即袒露衣物),内心却贪婪自私(“肥肠贮鱼肉”喻指内心的贪婪和欲望)。
鱼肉日餍身日肥,彼呫哔者空詅痴。
最后这句话再次强调了某些人的虚伪和愚蠢,他们像吃鱼一样每天满足于物质享受,却不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译文:
大对不得董仲舒,马扬骫骳羞小儒。
升堂执经称弟子,苦立颛门争姓氏。
天老地典今已亡,但留芜秽充滕囊。
何人锐笔斲元气,眼中光景供凋伤。
有书如山积不读,绕壁啁啾古魂哭。
袒衣便便大贾腹,中有肥肠贮鱼肉。
鱼肉日餍身日肥,彼呫哔者空詅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学者的批评和讽刺,揭示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弊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这些人的虚假行为和虚伪面孔。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