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两荆树,耀日敷紫英。
自作枯朽摧,陂地馀荒青。
可怜院南竹,洁绿能媚晴。
谁搜云底风,复觅湘环声。
石隙多斜阳,照见苔色明。
苔色苍以黄,蹊断苦难行。
空抚樱桃枝,感彼芳华零。

注释:

  1. 北庭两荆树,耀日敷紫英。
    北庭:指北方的庭院。荆树:这里泛指树木。耀日:照耀着太阳。敷:铺展。紫英:紫色的花朵。
  2. 自作枯朽摧,陂地馀荒青。
    自作:自然形成。枯朽摧:枯萎凋零。陂(bēi)地:低洼之地。馀荒青:留下一片荒芜的绿色。
  3. 可怜院南竹,洁绿能媚晴。
    可怜:令人感到可惜。院南:庭院的南方。洁绿:纯洁的绿色。媚晴:吸引晴朗的阳光。
  4. 谁搜云底风,复觅湘环声。
    谁:疑问代词,哪里?搜:寻找。云底风:从云层中吹来的风。湘环声:湘江的环水声。
  5. 石隙多斜阳,照见苔色明。
    石隙:石头的缝隙。多:充满。斜阳:夕阳。照见:映出。苔色明:苔藓的颜色显得明亮。
  6. 苔色苍以黄,蹊断苦难行。
    苍:浅青色。黄:黄色。蹊(qī):小路。难行:难以行走。
  7. 空抚樱桃枝,感彼芳华零。
    空:徒然。抚:抚摸。樱桃枝:樱桃树的枝条。感彼芳华零:感叹樱桃树枝上美丽的花朵已经凋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小时候在谢家塘故居的生活时创作的,共六章。前五章主要描述了故居的环境、景色和植物,后一章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逝去的感慨。

首章“北庭两荆树,耀日敷紫英”描绘了北方庭院中的两棵高大的荆树,它们在阳光下盛开着紫红色的花朵。这里的荆树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次章“自作枯朽摧,陂地馀荒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的生活环境的怀念。他认为那些枯萎的树木和荒芜的土地都是他童年记忆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但它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章“可怜院南竹,洁绿能媚晴”描绘了院南的竹子,它们的绿色纯洁而美丽,能够吸引晴朗的阳光。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四章“谁搜云底风,复觅湘环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索。他认为云底下的风和湘江的环水声都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欣赏。

第五章“石隙多斜阳,照见苔色明”描绘了石头缝隙中的斜阳和苔藓颜色明亮的场景。这里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一首“苔色苍以黄,蹊断苦难行”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他认为那些曾经生长在土地上的苔藓现在已经变得黄色,而那条曾经充满生机的小径也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荒芜。这种变化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但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