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罨高月,园径生古幽。
露萤下依草,风过时一流。
万籁不可辨,槭槭闻四周。
无端若相触,意往增百忧。
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

【译文】

在密林中掩映高高的月亮,园中的小径显得幽深。

露水萤火在草丛下飞舞,风吹过时树叶沙沙作响。

周围万籁俱静,但风声却能传到四周。

无缘无故地好像触动了我,使我增加了许多忧愁。

宇宙广阔无边无际,放开胸怀又能收回来吗?

【赏析】

《夜坐成诗二章 其一》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密林罨高月,园径生古幽”描写了夜晚的景色。密林中,高高的月亮被树木遮蔽,只露出一点光来。园中的小径显得幽深,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月亮比作树木的一部分,将小路比作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这种描绘既形象又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暗的树林中,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颔联“露萤下依草,风过时一流”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象。露水萤火在草地上飞舞,风过处树叶沙沙作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环境,通过描绘萤火虫和树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万籁不可辨,槭槭闻四周”则是对声音的描述。万籁无声,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环境中。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空寂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感的抒发。

尾联“无端若相触,意往增百忧”则是一种感慨。无缘无故地好像触动了你,使你增加了许多忧愁。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忧虑和不安。

最后一句“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则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宇宙广阔无边无际,放开胸怀又能收回来吗?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宇宙一样广阔无垠,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尽情地享受生活。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声音、情感的捕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