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绎鸡豚筵,岂徒尚豪谊?
感此亲爱心,何能遽辞醉?
玉台天杪横,菡萏照筵翠。
静气流万篁,夜灯转幽邃。
续宴宵不疲,论文晓无寐。
吾宗多凤鸾,毛羽各妍媚。
执礼环座前,敬若弟子对。
以尔珍重心,滋我谫陋愧。
相益何他辞,立身有真际。
勿坠门闾声,勉为庙堂器。
【注释】
络绎:车马行人往来不断。
族兄鲁斋先生之琴宅:指诗人的族兄鲁斋先生的琴室。
蒙族人:指诗人。
次第:依次,按次序。
何能:怎能;哪能。
天杪:天际。
万篁:指竹林。
转:通“啭”,鸟鸣声。
续宴:接续宴会。
无寐:不睡。
凤鸾:凤凰和鸾鸟,都是吉祥物。
毛羽:指鸟的羽毛,比喻才能。
敬若弟子对:《论语》云:“子路向孔子请教‘听到好的意见就立刻去做’是否可行?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这样?’”这里用此典。
立身有真际:立身处世要有真实的境界。
门闾声:家族的声望。
庙堂器:指朝廷中的官员。
【赏析】
本词是作者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任浙西提刑时所作。词中抒发了作者与诸暨姚公步相别后,又得相见,并留连饮酒作诗的感慨。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族兄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谦之意。
开头两句写筵席上的丰盛。“络绎鸡豚筵”,形容宾客云集,车马来往不绝。“岂徒尚豪谊?感此亲爱心”,意谓这难道仅仅是为了酬谢他们的友情吗?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深受你们的厚爱啊!“感”是感激,“亲爱心”指亲切友好之情。
以下四句为第三、四段,写宴会上畅谈的情景。“玉台天杪横,菡萏照筵翠。”“玉台”、“菡萏”均为莲花之称,“翠”指翠绿的叶子。这两句意思是:高高的亭台上,盛开着洁白如玉的莲花,映照着酒席上的青翠荷叶。“静气流万篁”,“篁”同“篁”,即竹林。这两句意为:夜深时分,静谧的风从竹林间穿过,发出阵阵声响。“夜灯转幽邃”,“邃”指深远幽暗。此二句写室内的灯光,在静谧的夜里,闪烁地透出幽深的竹影,显得格外幽静。
五至八三句写宴罢继续交谈的情况,“续宴宵不疲”,“宵”通“宵”。这几句的意思是:宴会持续到深夜,而我们仍兴致勃勃,谈论不休,毫无倦态。“论文晓无寐”,“论文”,泛指讨论文事。这两句意为:直到天亮,我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各种问题,没有困倦之意。“吾宗多凤鸾”,“凤鸾”均指吉祥之物。这两句意为:我们的家族中有众多的才子佳人,他们个个都才华出众,令人羡慕。“毛羽各妍媚”,“毛羽”比喻人的才能。这两句意为:他们的才艺各有特色,都十分美丽动人。“执礼环座前”,“执礼”是指遵守礼节,恭敬地侍立在座前。这两句意为:在座诸位都很遵守礼仪,恭敬地侍立在我的面前,如同弟子一样。这两句是说在座的众人都很尊敬他,使他感到十分荣耀。“以尔珍重心,滋我谫陋愧。”这两句的意思是:因为你对我如此尊重,让我深感荣幸,也使我倍感惭愧。“以尔”,代词,你;“滋”,使……增盛;“谫陋”,浅陋。这两句意思是:你的尊重使我倍感光荣,但同时也让我觉得自身浅陋,愧不敢当。“相益何他辞,立身有真际”,“相益”即相互增益,相互促进。“他辞”指其他理由。“立身有真际”,指立身处世要有真实的境界。这两句意思是:相互之间相互帮助没有什么别的理由,立身处世要有真实的境界。结尾两句写离别时的嘱托。“勿坠门闾声,勉为庙堂器”,“门闾声”指家族声誉,“庙堂器”指朝廷官员。这两句意为: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待和信任,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吧!
全词通过宴饮、交游来展示诗人与族兄深厚的感情,同时表达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谦之意。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清新自然,情调委婉含蓄,是一首优秀的赠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