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衍万山,高原势一束。
樾荫横天梯,照人有清绿。
商水分宋支,我祖宅始筑。
五马趋连塘,六垄结雄局。
绵世二十传,世训守耕读。
一村千馀家,一姓无异族。
亟亟谋稻桑,在在立乡塾。
清门虽庶人,饮之太素朴。
似我跅弛身,得毋宗党辱?
溪水多沦涟,惧为出山浊。
【注释】过:经过。姚公:族中人,这里泛指族长。步谒:步行拜见。宗祠祖墓:宗族祠堂和祖先的坟墓。止:住下。族兄:堂兄弟中年龄比自己大的为兄。鲁斋先生:指作者的族兄。琴宅:有古琴的人住的地方,这里指族兄的住所。蒙族人次第招饮:蒙古人依次邀请饮酒。留十一日始行作诗记事兼留别得六章其一:停留了十一天才出发写作这首诗来记述事情并留别族兄鲁斋先生,得到六首诗。平江衍万山:平江县有许多山。衍,多。高原势一束:平地被高山环绕,地势像一束一样。樾荫(yù yīn)横天梯:树荫遮蔽着梯子般的天路。樾,树荫。清绿:清凉绿色。商水:指钱塘江,流经浙江一带。宋支:宋朝时的分水道,即今天的钱塘江。我家祖先开始建造房屋的时候是在这里。五马:古代帝王车驾用五匹马拉,这里比喻朝廷或官府的威仪。连塘:连接池塘。垄:田地的行列。雄局:强大的阵容。绵世二十传:绵延了二十代。绵,延续。世训:世代相传的家训。守耕读:坚守农耕读书。一村千馀家,一姓无异族:一个村子里有上千户人家,一个姓氏没有不同的民族。亟亟:急切的样子。谋稻桑:谋求种植稻子和桑树。在在立乡塾:处处建起了乡村学校。清门:指清廉的门户,这里指家族的廉洁。庶人:平民百姓。太素朴:太朴素。跅弛身:放纵不羁的身体,比喻行为放荡。得毋:难道不是吗?宗党:同姓宗族。辱:受耻辱。溪水多沦涟,惧为出山浊:河水多处翻涌起波澜,恐怕会流入山里变浑浊。
【赏析】
《过诸暨姚公步谒宗祠祖墓止族兄鲁斋先生之琴宅》是一首纪游抒情的小诗。
全诗共八句,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层,即登高所见、访旧所感、劝勉之意、离别之情。第一句写诗人登山观景,第二、三句写山势高峻,林木苍翠,四野空旷。第四、五句写山势险峻,水流湍急,而民风淳朴。第六、七句承上启下,点出此行的目的——访旧,同时写出诗人在旧居中的感慨,即族兄鲁斋先生的高尚人品以及他那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怀。第七、八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前一句“似我跅弛身”,意谓我这样放任自流,不知节制的行为,未免给宗族带来耻辱。而后一句则是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对族兄鲁斋先生的敬仰之情,也表明了自己今后将如何做人的态度。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但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又抒发了对族兄鲁斋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