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食官粮,四十充海兵。
闽贼寇海来,遂从李帅征。
李帅不自官,待兵如弟子。
贼炮轰帅船,愿代李帅死。
李帅竟无生,老兵亦受伤。
肉尽可见骨,示我左臂创。
昔负百钧石,今须扶杖行。
每思李帅恩,涕泪犹纵横。
海风吹雁落,海水立城起。
李帅尚无祠,老兵老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棨的《老兵》。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北城老兵徐: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老兵的姓名和地点。”北城”指的是北方的城墙,”老兵”则是指年纪较大、经验丰富的士兵。
三十食官粮,四十充海兵:第二句讲述了老兵在三十岁时开始领取官府的粮食,到了四十五岁时,被派往海上参加战斗。这两句诗描绘了老兵的生活经历和职业变化。
闽贼寇海来,遂从李帅征:第三句提到了“闽贼”即来自福建的海盗,他们来到海边进行骚扰,于是老兵跟随李帅出征。这两句诗描绘了海盗对沿海地区的危害以及老兵的勇敢行动。
李帅不自官,待兵如弟子:第四句表达了李帅对待士兵的态度,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自命不凡,而是把士兵当作自己的弟子一样对待。这两句诗赞扬了李帅的品德和士兵对他的忠诚。
贼炮轰帅船,愿代李帅死:第五句描述了一次战斗中的情景,海盗使用了火炮轰击李帅的船只,但老兵表示愿意代替李帅去死。这一句展现了老兵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李帅竟无生,老兵亦受伤:第六句表明了战争的结果,李帅不幸阵亡,而老兵自己也受了伤。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老兵的悲痛。
肉尽可见骨,示我左臂创:第七句通过“肉尽可见骨”这个比喻,表达了老兵身上伤痕累累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昔负百钧石,今须扶杖行:第八句回忆起过去自己曾经背负重担(百钧石)的情况,但现在需要依靠拐杖行走。这两句诗表达了老兵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自己现状的无奈。
每思李帅恩,涕泪犹纵横:第九句表达了老兵对李帅恩情的怀念,即使流泪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激之情。这一句展现了老兵对领导的重视和感恩之心。
海风吹雁落,海水立城起:第十句描绘了海边的景象,海风吹过使大雁坠落,海水涌起形成了新的岛屿。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李帅尚无祠,老兵老如此: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老兵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领导的尊敬。这一句强调了老兵的精神遗产和对国家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描述老兵的生活经历和战斗经历,展现了老兵的英勇、忠诚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