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散乡塾,牵狗空庭嬉。
叟频携饼来,似怜小官饥。
叟年七十九,制饼觅微利。
健脚同少年,须眉古和气。
三日叟不来,鱼肉亦不甘。
索得阿母钱,趋向门前探。
门前闻饼香,叟来小官喜。
叟死竟不来,小官泪弥弥。
小官今有儿,儿顽如昔时。
出入索饼尝,忆叟为此诗。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日落散乡塾,牵狗空庭嬉。
  • 解释:在日落时分离开学校后,我独自在空旷的院子里牵着狗嬉戏。
  • 叟频携饼来,似怜小官饥。
  • 注释:老翁经常带着糕点来到我的身边,好像他在怜悯我这个小官儿的饥饿。
  • 叟年七十九,制饼觅微利。
  • 注释:老者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谋生制作糕点,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些微薄的利润。
  • 健脚同少年,须眉古和气。
  • 解释:他的双脚依旧强健有力,就像年轻时候一样;他的脸上虽然满是皱纹,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和蔼可亲的气质。
  • 三日叟不来,鱼肉亦不甘。
  • 注释:连续三天没有见到老翁,即使是最普通的鱼肉也吃起来索然无味。
  • 索得阿母钱,趋向门前探。
  • 解释:终于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些钱,我走向门前探望。
  • 门前闻饼香,叟来小官喜。
  • 注释:当我闻到门口飘来的饼香味时,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是老翁来了。
  • 叟死竟不来,小官泪弥弥。
  • 解释:然而,当老翁真的不在了,我却没有一滴眼泪,因为我已经知道他是为我而逝。
  • 小官今有儿,儿顽如昔时。
  • 注释:如今我已经有了儿子,他和我小时候一样顽皮。
  • 出入索饼尝,忆叟为此诗。
  • 解释:无论何时进出家门,我都不忘品尝老翁制作的糕点,因为他曾创作过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老翁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老翁对作者生活的关怀和影响。老翁不仅关心作者的生计,还为作者带来了美食的慰藉,甚至在作者去世后,仍让作者怀念不已。这种深情厚意令人动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平凡人物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