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
仅借一发缠,能使根蒂牢。
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
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
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
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
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
青苍去无极,但有六合包。
于中一勺水,幻作九海涛。
况驰无定心,平地皆滔滔。
缘梯摘初菌,束苇寻独猱。
弗误今日游,一堕将蓬蒿。

【诗句】

洛迦洞

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

仅借一发缠,能使根蒂牢。

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

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

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

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

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

青苍去无极,但有六合包。

于中一勺水,幻作九海涛。

况驰无定心,平地皆滔滔。

缘梯摘初菌,束苇寻独猱。

弗误今日游,一堕将蓬蒿。

【译文】
洛迦洞(注释)
天然的巨石被斧头劈开,形成了这个鹦鹉筑巢的地方。
它仅仅利用一根头发作为支撑,却使得巢穴坚固无比。
瘦削的禅僧露肩而出,在柳树的枝梢搭起了小屋。
他的眼睛如同日月一般明亮,即使在高空也显得高高在上。
杂乱的藤蔓交织成一张烟雾般的网,似乎隐藏着许多危险的生物。
一只飞鹰偶尔出击,却能够轻松逃脱。
每当听到钟声和梵音的回响,都让人想起那遥远的青苍之地。
青苍的气息消散于无尽的天际,但它的神秘与力量却始终被包裹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中。
就像一勺清水在大海中变幻无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更何况那些追求永恒宁静的人,即使身处平凡的世界也能保持心灵的平静。
攀着梯子寻找刚刚长出的蘑菇,或是用芦苇编织的篮子去寻找独自跳跃的猴子。
不要因为一时的贪玩而误了今日的行程,否则一旦失误就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洛迦洞的诗,通过描绘洛迦洞的景象和特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使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以夸张手法描绘出洛迦洞的壮观景象,令人惊叹不已。这里的“天斧”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而“云肪”则暗示着洞中的岩石如同云中的脂肪,既坚硬又富有光泽。接着,诗人以“仅借一发缠,能使根蒂牢。”来进一步强调洛迦洞的稳固性和不易动摇的特性。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洛迦洞的外在美,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诗人转向对洛迦洞内部环境的描绘。“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瘦禅”与“露肩骨”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孤独而又坚韧的形象。而“结屋杨柳梢”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一个美好家园。此外,“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这句更是将洛迦洞的神奇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月之珠比喻其明亮如珠,而中星高则暗含着洞内空间的高度和深度。这样的描述不仅令人惊叹于洛迦洞的美丽,更激发了人们对探索自然之美的渴望。
诗人通过对洛迦洞周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性。“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描绘了一片混乱无序的景象,但却在无形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则巧妙地捕捉到了飞鹰在洛迦洞上空盘旋、飞翔的画面,既展现了飞鹰矫健优美的身姿,又暗示了洛迦洞的险峻和不可侵犯。而“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则是对洛迦洞所在环境的一种诗意解读,既表明了洞外世界的宁静祥和,又呼应了前文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洛迦洞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美丽和谐的理想国度。同时,诗歌还蕴含了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