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社湖平荡远烟,晚来一路送鸣蝉。
不随西树斜阳尽,唱到天东月满船。

宝应至高邮舟中六绝句其四赏析

姚燮诗歌艺术特色与影响

  1. 诗词原文
    甓社湖平荡远烟,晚来一路送鸣蝉。
    不随西树斜阳尽,唱到天东月满船。
    白话文释义:甓社湖畔,湖面宁静而宽广,远远望去烟雾缭绕。傍晚时分,我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耳边传来阵阵蝉鸣声。夕阳西下,我不追随那渐渐西沉的余晖,一直走到天边的东边,月光洒满小船,歌声也随之响起。
    译文:在甓社湖上,湖水平静如镜,远处的烟雾笼罩着整个湖面。随着太阳慢慢下沉到西方,湖面上空开始出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我独自走在湖边的小路上,听着蝉鸣声,心中涌起一股宁静和满足感。我继续沿着湖岸走着,直到走到了天边的东边。这时,我看到了月光洒在湖面上,映出了小船的影子。我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感慨。
    注释:甓社湖(现名青莲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境内,是扬州市区内最大的湖泊之一。湖畔风光旖旎,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晚来一路送鸣蝉,指的是傍晚时分,湖边的树木开始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即将结束的一天送行。不随西树斜阳尽,唱到天东月满船,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月亮升起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 作者介绍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等。江苏仪征人,原籍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道光举人,曾历任安徽寿春、凤台知县。有“今之诗人不及姚燮”之誉,与厉鹗、严可均并称为“后三大家”。著有《大梅山民集》、《复庄山房诗存》等。
  3. 作品鉴赏
    宝应至高邮舟中六绝句是姚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第四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首诗通过描绘甓社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自己的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绘,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首诗中,姚燮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情。例如,他将夕阳下的湖面比作“天东月满船”,将月亮比作“天东”的明亮之光,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此外,他还通过描写湖面平静如镜、夕阳西下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安宁。
    宝应至高邮舟中六绝句其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