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对愁人唱懊侬,鹊华春秀褪眉峰。
旧痕未涴罗巾泪,又向尊前渍一重。

注释:

偏对着忧愁的人唱《懊侬曲》,鹊桥与华山的春天之美,都褪去了眉峰。

旧的痕迹还未洗去,就又在这里滴上了一重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共四句。全诗写歌者对一位忧愁的女子演唱的情深意长,表现了女子的愁思和歌者的同情心。

第一句“偏对愁人唱懊侬”,写歌者面对一位忧愁的姑娘唱起了《懊侬曲》。“偏”字用得很妙,表明歌者有意、专门向这位姑娘唱歌。“愁人”即指这位姑娘。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唱”字写出歌者的动作,“偏对”则写出了歌声的针对性,使读者产生一种悬念,为下面歌者的感情抒发作好了铺垫,也为下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第二句“鹊桥春秀褪眉峰”,“鹊桥”指银河中的一座桥。“春秀”指春天的美好风光,也暗指姑娘的青春美。“褪”字写出了姑娘青春美丽已过,眉间的愁云更浓。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的美貌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姑娘的美。

第三句“旧痕未涴罗巾泪”,从侧面描写了姑娘的愁思。罗巾即丝巾。这句中,“旧痕未涴”指的是姑娘在春天时的美丽容貌依然在,只是岁月蹉跎,美丽的容颜已不再,而脸上的愁容却依旧如旧,泪痕犹存。这里的“未涴”一词,既写出了姑娘的美貌,也写出了她的愁苦。

最后一句“又向尊前渍一重”,“又向尊前”是指酒宴上,酒是敬酒用的酒杯,尊则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渍一重”指的是酒席上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酒宴上,姑娘又在杯盘间流下了更多的泪水。

整首诗以歌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偏对愁人唱懊侬”、“鹊桥春秀褪眉峰”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春天景色美丽而人物却愁苦的画面。通过“旧痕未涴罗巾泪”等句子,表达了对姑娘愁苦心情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歌者对姑娘深深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