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山川苦不妍,深堂属酒睨高鸢。
无多芳草可怜雨,相望故人天末船。
去岁风波同矮榻,环灯啼笑杂鸣弦。
遥知大叶空庭树,低影茶廊扫暮烟。

赵文学裕熙招饮,席上有怀武淘胡宋修二章其一

十月山川苦不妍,深堂属酒睨高鸢。

无多芳草可怜雨,相望故人天末船。

去岁风波同矮榻,环灯啼笑杂鸣弦。

遥知大叶空庭树,低影茶廊扫暮烟。

注释:

  • 十月山川苦不妍:指十月的山川景色显得十分凄凉。
  • 深堂属酒睨高鸢:形容在深堂中举杯饮酒的场景,同时仰望高远的天空。
  • 无多芳草可怜雨:表示对春草被雨水打湿感到惋惜。
  • 相望故人天末船:指远方的船只上有人望着自己。
  • 去岁风波同矮榻:去年一起经历的风雨。
  • 环灯啼笑杂鸣弦:形容夜晚灯火通明下,人们欢笑声和琴瑟声交织在一起。
  • 遥知大叶空庭树,低影茶廊扫暮烟:想象着庭院里高大的树叶在夕阳下投下的影子,以及茶廊上的灯火摇曳,伴随着黄昏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赵文学裕熙为朋友宋修和武淘举办的一次宴会所做。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友人相聚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深秋的山水、宴会的氛围以及与友人的思念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美好的友情。

首句“十月山川苦不妍”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使得原本美丽的山川变得有些凄凉。这种转变既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宴会即将结束的现实。

第二句“深堂属酒睨高鸢”,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盛况。诗人站在深堂之中,举杯饮酒的同时,目光投向了天空中飞翔的高鸢。这个场景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透露出宴会主人的豪迈和洒脱。

第三句“无多芳草可怜雨”,则是对宴会结束后的感慨。诗人看到庭院中那些被雨水打湿的芳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伤感。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感叹。

第四、五句“相望故人天末船”,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诗人与故人在天边的船上相互凝望,虽然距离遥远,但那份情谊却如同坚固的纽带,让人难以割舍。

最后两句“去岁风波同矮榻,环灯啼笑杂鸣弦”,则是对过去共同经历风雨的岁月的回忆。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艰难时刻如今已成为珍贵的记忆,而晚宴上欢声笑语、和谐共处的画面则成为了永恒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