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心略放看书毡,撒手何须挂杖钱?
泥屐草痕蒙宿露,入城山影抹低烟。
梵家花木无尘垢,豪宦园林但垄阡。
随地儿童资问讯,从吾萧散得安便。

城北郊游

驰心略放看书毡,撒手何须挂杖钱?

泥屐草痕蒙宿露,入城山影抹低烟。

梵家花木无尘垢,豪宦园林但垄阡。

随地儿童资问讯,从吾萧散得安便。

注释:

  • 驰心略放:心情稍微放松下来。
  • 看:阅读,浏览。
  • 书毡:指阅读书籍,或指读书的毡垫。
  • 撒手:放开手。
  • 何须挂杖钱:不需要拿着拐杖来撑着身体。
  • 泥屐:穿着泥土做成的屐,即拖鞋。
  • 草痕:草上的露水痕迹。
  • 入城:进入城里。
  • 山影抹低烟:意思是山的影子在云雾中变得模糊不清。
  • 花木无尘垢:形容花木非常清新干净。
  • 垄阡:田间的田埂。
  • 随地儿童:到处都有的孩子。
  • 资问讯:提供消息、问候。
  • 萧散:闲适、不拘束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城南游》。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春,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他游历了江南一带的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这首《城北游》便是其中的一篇。
    首句“驰心略放看书毡,撒手何须挂杖钱?”表达了作者在游玩过程中的心情逐渐放松,不需要拿着拐杖来支撑身体。第二句“泥屐草痕蒙宿露,入城山影抹低烟”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穿着泥土制成的拖鞋,踏着草上的露水,进入城市后,山的影子被云雾遮掩,变得模糊不清。
    第三句“梵家花木无尘垢”表现了作者所到之处都是清幽雅致的环境,让人感到宁静舒适。而第四句“豪宦园林但垄阡”,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一些权贵们的花园里,只有田埂和田埂间的小路。
    最后两句“随地儿童资问讯,从吾萧散得安便。”则表现了作者在游玩时的轻松愉快心情。他随意与当地的儿童交谈,并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