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飞旌盖鲍郎宫,火树银花彻晓红。
叠翠层楼天半蜃,流丹复道水西虹。
摩烟塔影灵坛外,绕郭江声画鼓中。
媚献我神来醉止,愿为民气振衰穷。
【诗句解释】
九月望夕:九月十五日。望夕,指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
散步日月湖:在杭州西湖边游览。
社火:指民间祭祀土地神、山神等的仪式。
归而有作:归来后有感而作。
得四章:得到四首诗。
【译文】
九月十五日晚,我漫步于杭州的日月湖畔观赏着民间盛大的社火表演,然后回家作赋。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观赏杭州社火之后,返回住所,即兴创作的四首诗。这四首诗都是写景抒情之作,但每首诗的侧重点都不相同。前两首写景,后两首则侧重抒情。
第一首写景
“佽飞”,古时一种武装的鸟名。“旌盖”是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泛指车盖。“鲍郎宫”是唐代诗人鲍防的别号。鲍防曾作过杭州刺史,他的住宅周围有许多树木,所以人们称它为“鲍郎宫”。鲍郎宫位于西湖边,诗人在此观灯赏月,欣赏了湖上美丽的夜景。
第二首写景
“火树银花”,形容灯火辉煌,五彩缤纷,犹如树上挂满彩灯,又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彻晓红”,指整个夜晚灯火通明,一直到天亮。“叠翠层楼”,指山上层层叠叠的青山绿水。“天半蜃”,指天空出现的一种奇异景象,即海市蜃楼,也就是远处的景物被反射到空中形成幻象。“流丹复道”,指彩虹从山间流淌下来。“画鼓”,即打鼓,这里指的是江边的渔民在江面上架起大鼓,用渔歌来吸引游客,使游客们驻足观看。
第三首写景
“摩烟塔影”,指夕阳映照着烟雾中的佛塔。“灵坛”,指供奉神灵的地方。“绕郭江声”,指江边的居民纷纷赶来观看表演。“媚献”,指献媚,讨好的意思。“民气振衰穷”,意思是让百姓的精神振奋起来,消除贫困和疾病。
第四首写景
“归而有作”,意即作完赋就回家去。“得四章”,意即得到四首诗。“四章”,古人作诗多以八句为一章,四章就是十二句,也就是四十八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