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金峨万丈山,依然铜柱砥人间。
如何李牧频移垒,竟使芝龙再入关。
誓死久抛靴内刃,封侯徒愧镜中颜。
闻渠近习黔驴术,偷服青衣厕卒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即可。

首联:天半金峨万丈山,依然铜柱砥人间。

注释:天一半边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就像一块巨大的铁砧,砥砺着人间。

颔联:如何李牧频移垒,竟使芝龙再入关。

注释:如何李牧屡次移动防线,竟然让郑芝龙再次进入关内。

颈联:誓死久抛靴内刃,封侯徒愧镜中颜。

注释:我誓死不抛靴子里的剑,但惭愧的是镜中的自己。

尾联:闻渠近习黔驴术,偷服青衣厕卒班。

注释:听说他近日学了黔驴技俩(即比喻别人有了自己的本领),居然在厕所当上了小官。

赏析:

《咏物五首》是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组诗以咏物为题,借咏物来抒发诗人的政治感慨和人生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愤怒批判。此诗为组诗的第二首,写于大历三年(768)冬。诗人在长安时曾作过《秋兴八首》,其中第五首就是写“秋风”的。这首诗与《秋兴八首》中的第五首相比,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从议论转向了抒情,二是由议论转向了叙事。全诗以议论起,用叙事结,叙事议论结合,层层深入,最后点出主题,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第一联:“天半金峨万丈山,依然铜柱砥人间。”

注释:天一半边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就像一块巨大的铁砧,砥砺着人间。

赏析: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天半金峨万丈山的巍峨壮观和高大的气势,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第二联:“如何李牧频移垒,竟使芝龙再入关。”

注释:怎能说李牧频频移动阵地,最终让明朝的郑芝龙重新回到内地呢?

赏析:这里运用反问句式,既表达了作者对李牧移营的不满情绪,又表达了对明将李成栋的讽刺之情。

第三联:“誓死久抛靴内刃,封侯徒愧镜中颜。”

注释:誓死誓死,誓死不抛掉靴子里的剑;但惭愧的是镜中的自己。

赏析:诗人以“靴内刃”“镜中颜”两个典故,表达了他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第四联:“闻渠近习黔驴术,偷服青衣厕卒班。”

注释:听说他近日学了黔驴技俩(比喻别人有了自己的本领),居然在厕所当上了小官。

赏析:诗人运用类比手法,以黔驴技俩比喻他人拥有了自己的本领,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遭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