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淳,字质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湜兄。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潮阳尉(《淳熙三山志》卷二九)。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知泾县(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上)。
淳熙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
林淳,字质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湜兄。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潮阳尉(《淳熙三山志》卷二九)。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知泾县(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上)。
淳熙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注意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如炼词、对仗、用典、化用等。 第一首诗中“留别平南四景乌江濯清”,留别平南四景”是诗人游览平南四景时留下的感慨之情;“乌江濯清”指诗人在乌江边洗去一身尘埃。“千古英雄识汉才,天书西下百蛮开”两句中,“识汉才”指识得汉代英杰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风格,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1. 整体理解: - 诗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景致,通过“流水桃花绕县城”展现了平南四景的自然美,而“玉琴弹彻韵偏清”则描绘了人物的艺术氛围。 2. 诗句翻译(确保与原文一一对应): - “流水桃花绕县城” - 流水和桃花环绕着县城。 - "玉琴弹彻韵偏清" - 用玉琴弹奏,声音清澈。 3.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流水桃花”
【注释】 乌江:指项羽的乌江自刎。迁客:被贬谪之人。清:清白,这里指诗人的诗风高洁。遗踪:遗留下的踪迹,也指前人留下的遗迹。清梦:梦境清晰如见。岩碑:刻有文字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贬谪途中所作。他怀念故园,留恋平南四景,又对迁客生涯感到惆怅不平。首联写景,以乌江自刎的项羽和迁客长歌归去的屈原为引喻;颈联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的失望,对于人生坎坷的感慨,以及对故国故园的思念;尾联抒情
注释: 1. 乌江濯清:在乌江边洗涤。濯,洗,涤。 2. 石燕何年俯水涯:石燕什么时候俯身于水边? 3. 绿萝深锁暮烟遮:绿萝深深地掩映在暮烟中。 4. 乌衣门巷浑无恙:乌衣门巷依然完好如初,没有受到战乱的破坏。 5. 归去天南别有家:回去后,我要到天南海北去,那里有一个我自己的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平南四景的情景和心情。诗人在乌江边洗涤,然后俯身于水边
【解析】 此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秋日登临烟霞阁时所见的景物。全诗八句,每句都紧扣“秋”字,从秋天的景色、气氛和心情三个方面着笔。开头两句写秋高气爽,云霞满山。三、四两句写天空如棋盘,大地为纬轴,天巧布下经纬,织成一片云锦般的锦绣山河。五、六两句写木杪见浮屠塔,突兀隐渠屋。七八句写夕阳西沉,余光映照,夕照含幽微之景,天地间一片红绿相间的景色。九句写登高望远,可仰望而不可亲近。十
浣溪沙 忆西湖 却忆西湖烂漫游。 水涵山影翠光浮。 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 莺歌燕语巧相留。 注释: 1.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词调之一,多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2. 却忆:又想起、重新回忆之意。 3. 烂漫:形容景物繁多,色彩鲜明或繁花似锦的样子。 4. 水涵山影:指湖水映着山峰的影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5. 翠光浮
水调歌头 其三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堤岸溢波澜。畎浍皆沾足,日永桔槔闲。肆华筵,鱼鸟乐,众宾欢。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注释:螺水:指螺蛳河。鳖顶:指龟山。鳌顶冠三山:龟山上有三座山峰如鳌头一般屹立。四望:四面眺望。潮登浦溆:潮声涌上浦溆口。桔槔:古代的一种农具,用绳子系在树上,一端挂在井口,另一端则放在井水中,用以提水。华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分析,以及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本词的体裁是词;然后根据词中的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鹅溪净称烟笼月”一句中的“净称”“浓淡枝”,都是写景,“澄心白称光浮雪”一句中的“澄心”“白称”,都暗含着“禅意”,所以这四句是说:鹅溪的水清澈如镜,映照着一轮明月;鹅溪的山青翠欲滴,山上有一片片的树林,林中有各种各样的鸟鸣声。 “净白两俱宜
【注释】 疏水:流经城郭的河流。三山:即指杭州城东、南、西三面的小山。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雅志:美好的志向。玉壶境界:比喻高超的诗文境界,如同玉质的酒壶中盛满清澈的甘泉。化出:变化出来。锦囊词翰:比喻优美的词章。笔下:指文思如泉涌。天巧无馀蕴,意匠自舒闲。造化自然,没有一点剩余,意匠自在,不受拘束。拥鳌头:形容地位尊崇。民同乐:百姓一起高兴。颂声欢:歌颂的声音欢腾。养花天气
【译文】 嫣然一笑,醉靥如花绽放,春意融溢。 侍奉宴席直到天亮,欢动中帘帏酒易消。 尊前狂客,惊见蕊仙新谪籍。 珠阁深沉,丹就同归海上山。 【注释】 嫣然笑粲:嫣然:美好的样子;笑粲:笑容灿烂。形容笑容美丽动人。 醉靥:指脸颊。 侍宴终宵:指整夜陪伴宴席。 欢动帘帏:欢动:喜悦激动;帷、帏:都是帐幕的意思。形容喜极而泣的样子。 尊前狂客:指醉酒后的豪迈客人。 惊见蕊仙:蕊:花蕊。神仙居住的地方
赵复是宋代的诗人。 赵复(生卒年不详),字仁甫,元德安(今湖北安陆)人。他是一位在宋元之际有影响力的学者,其生平故事和学术贡献对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有着重要意义。赵复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物。他在北方传播程朱之学,并撰写《传道图》、《伊洛发挥》、《师友图》等作品,显示了他深邃的学识和对儒学经典的深刻理解,从而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宋明州鄞县人,字廉彦。 周师厚子。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调桐城县尉,辞不赴,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悉著论其本旨。 游颍昌府,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皆见器重。 后知南雄州,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退休于家,学者称为鄞江先生。 有文集。 生卒年:?-
林淳,字质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湜兄。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授潮阳尉(《淳熙三山志》卷二九)。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知泾县(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上)。 淳熙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 今录诗七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