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西湖烂漫游。
水涵山影翠光浮。
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
莺歌燕语巧相留。

浣溪沙 忆西湖

却忆西湖烂漫游。

水涵山影翠光浮。

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

莺歌燕语巧相留。

注释:

  1.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词调之一,多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2. 却忆:又想起、重新回忆之意。
  3. 烂漫:形容景物繁多,色彩鲜明或繁花似锦的样子。
  4. 水涵山影:指湖水映着山峰的影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5. 翠光浮:形容湖面上的绿色光芒像浮动的水草一样。
  6. 轻舟短棹:小船和短桨,形容小船划行时的声音轻盈而舒缓,不会惊扰到水中的游禽。
  7. 带露精神:花朵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充满生机和活力。
  8. 花妩媚:花朵娇艳动人,充满了女性的柔美魅力。
  9. 依风情态: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充满了柔情和优雅。
  10. 莺歌燕语: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象,莺鸟和燕子在歌唱,互相交谈,给人一种和谐愉悦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开头两句“却忆西湖烂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通过“却忆”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西湖美景的回忆与怀念。接着三句“水涵山影翠光浮,轻舟短棹不惊鸥”,进一步描写了西湖美景中的细节,如湖水清澈映照着山峰的影子,以及小船轻柔划行时不扰动水中飞鸟的情景,体现了西湖的美丽及其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则转向对西湖植物的描述,用“带露”和“依风”等词汇来形容花儿的清新和柳树的柔美,展现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几句“莺歌燕语巧相留,莺歌燕语巧相留”,则通过“莺歌燕语”这一意象,传达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这里的莺歌燕语不仅指鸟儿的歌唱声,还暗示了春天带来的愉悦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美好的生活状态。整首词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