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悬书枉徇名,居官报国在肫诚。
受恩可守王罴誓,扼险宜循赵犨兵。
漫笑缟穿强弩末,几闻耳掩疾雷声?
好图有益酬知遇,铭佩圭辞慰直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出自他的《近闻十六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近闻十六章 其五
译文:这是第十八章中的第五段。
注释:这是指杜甫在《近闻十六章》中所写的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和人生的看法和思考。
赏析:《近闻十六章》是杜甫的一篇重要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忧虑,也表达了他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中外悬书枉徇名,居官报国在肫诚。
译文:内外书信都为了虚名而来往,做官是为了报效国家而真诚。
注释:这里的“中外悬书”指的是朝廷内外的书信往来,可能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者私人利益;“枉徇名”表示这些书信的目的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而是追求个人的名声和利益。“居官报国”则表示官员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一些不正之风,即为了个人的名誉而不顾国家的利益。杜甫在这里批评了这种行为,强调官员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受恩可守王罴誓,扼险宜循赵犨兵。
译文:接受他人的恩惠,可以坚守王罴誓言;在困难的情况下,应该遵循赵犨的兵法。
注释:这里的“王罴誓”可能指的是一种誓言或承诺,用来表达某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承诺或感激之情。“扼险”意味着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而“赵犨兵”则可能指的是赵犨所采用的军事策略或方法。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杜甫对于忠诚和勇敢的态度,他认为在接受他人的恩惠时,应该保持忠诚和坚定,并且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漫笑缟穿强弩末,几闻耳掩疾雷声?
译文:嘲笑那些穿着白色衣服的人用强大的弩箭射击,几乎能听到耳朵被雷声掩埋的声音。
注释:这里的“缟穿”可能指的是一种白色的服装,而“强弩末”则可能指的是强大的弩箭已经发射出去但还没有击中目标的情况。这句话可能是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过于轻率或鲁莽的行为。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杜甫对于某些行为的批判态度,他认为某些人或事物的行为是不明智或危险的,甚至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后果。好图有益酬知遇,铭佩圭辞慰直清。
译文:最好能够报答你的知遇之恩,用我的玉佩作为纪念,以表达我对您正直清高人格的尊敬。
注释:这里的“好图”可能指的是好的意图或计划,而“酬知遇”则表示回报别人的知遇之恩。“铭佩圭辞”则是用玉佩作为纪念,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和情感。这句话可能是杜甫对于某种行为的赞美或鼓励。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杜甫对于忠诚和感恩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应该珍惜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照顾,并以适当的方式回报对方。同时,他也强调了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敬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