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构蜗居后院偏,微风窗纸代鸣弦。
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
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
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崇文门试邸所作。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和感受。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小构蜗居后院偏”。这里的“蜗居”是指诗人自己简陋的住所,而“后院偏”则暗示了这个住所的位置和环境。诗人用“小构”来形容自己的住所,既表现了自己的谦逊,又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朴素追求。
我们看到“微风窗纸代鸣弦。”这里的“窗纸”可以理解为窗户上的纸,而“代鸣弦”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将风吹动窗户纸的声音比作弦乐器演奏的音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家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舒适。
我们看到“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这里的“如花心”可以理解为像花朵一样娇嫩的心,而“夜烛怜”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将夜晚的蜡烛比作有感情的动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到“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这里的“敝袖”可以理解为破旧的衣服,而“粉痕”则是指衣服上的痕迹。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对自己衣着简朴和对故乡思念的情感。
我们看到“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这里的“穷生”可以理解为贫穷的生活,而“香蘼又一年”则是一种比喻的表达方式,将春天的到来比作一年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首诗的译文是:
小构蜗居后院偏,微风窗纸代鸣弦。
如花心借晨杯养,似水衾邀夜烛怜。
敝袖粉痕曾媚蝶,故乡桑节正啼鹃。
穷生未扫尘沙债,辜负香蘼又一年。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诗人通过对居室、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四季变换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和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