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岭南回驿路斜,忽开烟瘴见人家。
犁童赤骭蒲为袜,汲女青巾楮作花。
马栅疏镫闻麦碓,牛铃冷巷出柴车。
暗吹微雨三更过,落月昏昏照烂沙。

孟岭南回驿路斜,忽开烟瘴见人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画面。诗的首句“孟岭南回驿路斜,忽开烟瘴见人家”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迷蒙而幽深的氛围。诗人站在南归的驿路上,只见前方是一片烟雾缭绕、湿热异常的地方,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的好奇。第二句“犁童赤骭蒲为袜,汲女青巾楮作花”,则是对当地居民生活的细腻刻画。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犁童和汲女的日常生活用品——蒲草编成的袜子和用楮纸做的花朵,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这里的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三句“马栅疏镫闻麦碓,牛铃冷巷出柴车”则进一步展现了小山村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声音和光影的描绘,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麦秆舂磨的声音,看到牛车经过时的光影交错,感受到乡村夜晚的宁静和温暖。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真实。最后一句“暗吹微雨三更过,落月昏昏照烂沙”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在这里用“暗吹微雨”和“落月昏昏”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感受。

《自汴塘至小山子同钱同年廷薰作四章(其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古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的生活画卷。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不仅感动了当时的读者,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