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台宫殿蕊珠低,彤日初悬蹑景梯。
臣敢贪天邀福慧,帝须鉴我在涂泥。
凤边玉瀣三危露,龙背华旌五色霓。
此是大罗无上界,下方冠佩共招携。
【注释】
梓荫山:地名,在今四川新繁县。文帝:指唐玄宗。
蕊珠:即《蕊珠经》,道教经典名。低:低下。
彤日:红日。蹑景梯:登高梯。
臣:自称的谦词。贪天:想得天助。邀福慧:求福慧。鉴我:鉴察我。在涂泥:在污泥中。
凤边玉瀣:传说中凤凰饮的露水。三危露:即三危泉的露水。
龙背:指龙背上的云气。华旌:彩色的旌旗。五色霓:五彩缤纷的彩虹。
大罗无上界:天上最高的一层天。无上界:最高的层天。冠佩:古代贵族的帽带和衣饰。招携:邀请、召唤。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开元二年(714年)所作,时年26岁。杜甫早年曾因避乱而往梓州投亲,后入长安,献《三大礼赋》给唐玄宗,得到赏识,并被任命为集贤院校书郎。这首诗就是他任左拾遗期间写的。
首句“星台宫殿蕊珠低”,写登高所见景色。星台,指梓州之南台。宫阙,指梓州的南台。殿宇楼阁如花一般娇艳。低,低垂;俯伏的样子。这里以花喻楼阁,写其低垂俯伏,似乎随时都会向人低头致敬,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梓州南台的雄伟壮丽。接着写太阳初升,从南台上攀登而上。
第二联“彤日初悬蹑景梯”,说旭日东升,照耀着南楼,仿佛是踩着梯子登上来。蹑,登攀的意思。《汉书·张敞传》载:“(敞)自见有诏召,不敢复进,乃步趋至阁下。”颜师古注曰:“蹑,登也。”又引董仲舒《士不遇赋》云:“蹑峻陟高。”李善注引《韩诗章句》:“登高而陟险。”这里取义于此,言自己登上了南楼,但不敢直呼天子,只称“绛日”而已。
第三联“臣敢贪天邀福慧,帝须鉴我在涂泥”言诗人自谦自戒,表示不敢贪求天赐的幸福,希望皇帝明察自己的卑劣处境。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以“贪天”、“邀福”自谦,以“鉴我”、“在涂泥”自励,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地位的谦逊以及对皇帝的忠诚。
第四联“凤边玉瀣三危露,龙背华旌五色霓”,写诗人想象中的仙境景象。凤边玉瀣:传说凤凰饮露,故称凤边。三危露:传说中的三危山下有神池,神池的水是甘露,可以饮用,称为三危露。玉瀣:仙家之饮料。三危露与玉瀣都是神仙之物,用它们比喻仙境,表现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龙背上的华旌:指皇帝的车驾。五色霓:五彩缤纷的彩虹。这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身处仙境,皇帝的车驾和车盖都有五彩斑斓的虹光映照。
尾联“此是大罗无上界,下方冠佩共招携”,说这是最高的天界,那些头戴冠佩的人,都到这里来与我相会。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处在卑微的地位,但并不感到自卑,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未来。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坦率,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