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枕无眠短烛昏,杜陵愁懑向谁论?
荒埘腷膊群鸡语,破瓠漂流大海浑。
雪里山川残月照,梦中心腑几人存?
善防肃杀持元气,天地何偏静者恩?

译文

倚枕而卧,但无眠意,短烛昏暗。杜陵之地,愁苦难言,向谁诉说?
荒废的鸡埘里传来群鸡啼叫,破碎的瓠瓢漂流于大海之中。
雪中山川残月照耀,梦中的心腑,有几人存留?
善防肃杀以持守元气,天地为何偏静者恩?

注释

  1. 倚枕无眠: 倚靠在枕头上无法入睡。
  2. 短烛昏:蜡烛燃烧得很快,灯光昏暗。
  3. 杜陵愁懑:指居住在杜陵(一个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历史上常被认为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的人感到深深的忧愁和不满。
  4. 荒埘腷膊:形容鸡舍荒芜的景象。
  5. 破瓠漂流:比喻人生如破瓠之水,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或归宿。
  6. 雪里山川:在积雪覆盖的山峦和河流中。
  7. 残月照:月亮半隐半现的样子。
  8. 梦中心腑:梦醒时心中的感慨。
  9. 善防肃杀:善于维持生机、保持活力。
  10. 天何偏静者恩:为什么天地偏偏对那些安静的人有恩惠?这里的“静者”可能暗指那些保持内心平和、不轻易被外界干扰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诗中的“倚枕无眠”、“破瓠漂流”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忧虑而失眠的状态,以及他漂泊不定的人生状态。同时,通过对比“杜陵愁懑”与“雪里山川残月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提问“天何偏静者恩”,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是否公平的疑问,以及对那些默默无闻、保持内心平静之人的赞赏。整体而言,诗歌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