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芜河齧土塘,未晴天色昼荒荒。
谁教事后筹灾政,喜及时清撤戍防。
废垒摩云无纛影,大风吹野有鸿翔。
我来吊古思荀令,一片菁茭没墓冈。
马兰屯二章 其二
十里芜河啮土塘,未晴天色昼荒荒。
谁教我事筹灾政,喜及时清撤戍防。
废垒摩云无纛影,大风吹野有鸿翔。
我来吊古思荀令,一片菁茭没墓冈。
注释:
(1)马兰屯:地名,在今河北玉田县西南。
(2)芜河:即沽河,在今天津西郊。
(3)啮:侵蚀。
(4)荒荒:荒凉的样子。
(5)筹:谋划、考虑。
(6)时清:指政治清明。
(7)撤戍(shù shù)防:解除边防。
(8)摩云:形容地势高峻。
(9)鸿翔:鸿雁飞翔。
(10)菁茭(jīngjiāo):一种植物,根茎可食,叶子可入药。
(11)没(mò)墓冈:埋没在坟墓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来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句“十里芜河啮土塘”,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这里的“芜河”指的是沽河,河水侵蚀着泥土,形成了河塘。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叹。
第二句“未晴天色昼荒荒”,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这里“荒荒”一词,既形容了天气阴沉,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第三句“谁教事后筹灾政,喜及时清撤戍防”,诗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里,“谁教”表示责备之意,诗人认为国家的灾难和政治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而诗人却感到庆幸的是,国家政治清明,能够及时撤除边防。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状况的看法。
第四句“废垒摩云无纛影,大风吹野有鸿翔”,诗人继续描绘了自然景象。这里“废垒”指的是废弃的城堡,“摩云”形容地势高峻,“纛影”指的是旗帜的影子。诗人用这些词语描绘了一个壮观的画面。同时,“大风吹野有鸿翔”则描述了鸿雁在野外飞翔的景象。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一句“我来吊古思荀令,一片菁茭没墓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在这里,“吊古”表示凭吊过去的历史,“荀令”是指汉代的荀彧(字文若),他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通过提及荀彧,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辈的敬仰。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