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苔涂抹满经檠,阶草离披卧石罂。
酒味暗搀林气涩,雁行遥界乱山平。
饱持佛偈参梅熟,静得渔歌送水声。
妙悟多从芜秽出,不须洁地始光明。

【注释】

化茂上人:即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族兄:指赵孟頫的兄弟。

青弋山房:在今江苏溧阳市北。

经檠(qíng jīng):古代写字、读书所用的台灯。

离披:零散不整齐的样子。

雁行遥界乱山平:大雁排成的队形远望就像乱石堆中一条平地。

梅熟:成熟的梅花。

渔歌送水声:渔民唱着歌送走江水的声音。

妙悟:深刻的领悟。

芜秽(wú huì):杂乱无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同族兄弟赵孟頫饯行之作。诗中以青弋山房为题,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壁苔涂抹满经檠,阶草离披卧石罂。酒味暗搀林气涩,雁行遥界乱山平。”

“经檠”是佛家语,指佛像前的供桌,因佛前供有佛像而得名。诗人在寺庙里看到供台上覆盖着厚厚的壁苔,台阶上的草也长得很茂盛,甚至把台阶都遮住了,连石罂(一种盛水的容器)都盖住了。这两句描写了寺院的清静与幽深。

颔联:“饱持佛偈参梅熟,静得渔歌送水声。”

“佛偈”,佛教经文中的偶言,这里指读诵的佛经。“参梅熟”指梅花开得正好,可以采摘品尝。“渔歌送水声”则是指渔船上传来阵阵歌声,仿佛是送别之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所经历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也写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颈联:“妙悟多从芜秽出,不须洁地始光明。”

“妙悟”指深刻领悟。“芜秽”是指杂乱无序的状态。《庄子·逍遥游》中有句话说:“圣人无名,故能成其大。”意思是,圣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的名字和成就,而在于他们的品德和智慧。这里的“妙悟”也可以理解为这种品德和智慧。诗人在诗句中表达了这样的哲学思想,认为真正的智慧并不是来自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修炼和积淀。因此,即使身处喧嚣和混乱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从而获得真正的领悟和成长。

尾联:“不须洁地始光明。”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光明不是来源于表面的整洁或完美,而是来源于内心的纯净和坚定。诗人通过这句话来鼓励朋友们不要因为暂时的环境困难而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