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雁瞥已遥,天云澹欲消。
古心投契阔,时物敛萧条。
屈子若为怨,陶公如见招。
青山吾旧侣,依柳拥孤髫。

海雁

海雁瞥已遥,天云澹欲消。

古心投契阔,时物敛萧条。

屈子若为怨,陶公如见招。

青山吾旧侣,依柳拥孤髫。

注释:

  • 海雁瞥已遥:海雁飞得很高很远,视线中已看不见了。
  • 天云澹欲消:天空中的云彩淡薄,似乎即将消失。
  • 古心投契阔:古代的心意和现在的心意相契合。投契,指彼此心意相通。
  • 时物敛萧条:时光流逝,物态萧瑟。
  • 屈子:屈原,古代诗人,这里代指文人。
  • 若为怨:如果是因怨恨而作诗的话。
  • 陶公: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人,这里代指隐居者。
  • 孤髫:幼童的发髻。

译文:
海雁飞得很远,天空中的云彩淡薄,似乎即将消失。
古代文人的心与我现在的心情相契合,时光流逝,物态萧瑟。
如果是因怨恨而作诗的话,屈原会如此表达;如果是被陶渊明这样的隐士所招引呢?
青山是我曾经的朋友,现在依旧依偎在柳树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意境。首句“海雁瞥已遥,天云澹欲消”开篇即展现海雁之高远,天云之淡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古心投契阔,时物敛萧条”则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感怀和对时光流转、物态变化的思考。

第三句“屈子若为怨,陶公如见招”将焦点转向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屈原和陶渊明,通过对比两位文人的境遇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尾联“青山吾旧侣,依柳拥孤髫”则是对全诗情感的一个升华,通过对青山和柳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宁静和纯真的心境。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