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吹短篝,远鼓动谯楼。
月出星河暗,天寒儿女愁。
蠲心持夜气,激籁怨庭楸。
瘦影窗边鬓,都成水气浮。
【注释】
短篝:指柴火灶。
谯楼,瞭望敌情的高楼,这里代称敌人营垒。
月出星河暗,天寒儿女愁:月亮升起,银河隐没,天空昏暗,天气严寒,儿女们都感到悲伤。
蠲心:消除烦忧。夜气:夜晚的氛围、气氛。激籁,激荡着声音,这里指风声。怨:怨恨。庭楸,庭院中的梧桐树。瘦影:瘦弱的影子。窗边鬓,指鬓发因寒冷而变白。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作。首句写诗人在帐内生起的柴火,由于霜风吹动,显得十分短小。次句点明时间,写出了诗人在夜间听到远处敌军的鼓声,不禁为之一震的情景。三、四两句,诗人描绘出一幅苍茫的边塞夜景:月亮升起,星光隐没了,整个天幕上只有一片漆黑;天气很冷,将士们都很感伤。“月出”“星河”这两个意象,不仅渲染出凄清的夜色,也暗示战事的紧张。这两句既是实景的描画,也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
五、六两句,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为什么还要让这些将士去冒这样的危险呢?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忍受这样的折磨呢?”
最后两句写诗人深夜不寐,思念家乡亲人,又想到自己身居边塞,不能回家,只能对着月光和梧桐树,发出阵阵怨言。同时,还用“瘦影”和“水气浮”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也是全诗感情升华的地方。
此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