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兰堪换骨,投秽惜渠蝉。
蔽翳交奇色,黄唐梦古年。
火焚大槐树,风劫小游仙。
逝者眼中水,驱之耳后鸢。
【注释】
1、祓兰:用兰草洗澡除灾。
2、投秽:污秽。
3、蔽翳交奇色:遮天蔽日,五彩斑斓。
4、黄唐梦古年:黄粱美梦,指虚幻的梦境。
5、火焚大槐树:火焚烧了大树。
6、风劫小游仙:风儿吹散了小神仙。
7、逝者眼中水:逝者(死者)眼中的泪水。
8、驱之耳后鸢:被风吹走耳朵后面的老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独坐愁城》一诗的第二首。此诗前四句写诗人自己“独坐愁城”时的心情与所见景象,末二句则是抒发了对现实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悲愤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此诗在内容上承接上一首,继续写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前四句写自己独坐三章,心情郁悒,眼前所见景象又如此令人伤感,不禁使人感到悲哀。最后二句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诗中“祓兰堪换骨”一句,以“换骨”比喻自己要洗刷内心的积怨,“投秽惜渠蝉”意思是说,我不忍心让这肮脏污浊的环境去污染那美丽的蝉。“蔽翳交奇色,黄唐梦古年”两句,以“蔽翳”、“黄唐”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梦古年”则暗示自己心中所存的美好理想。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内心的矛盾冲突。
诗的第三句“火焚大槐树”,“火”即大火,这里用来比喻政治上的迫害和灾难。诗人以烈火焚烧大树来喻指自己遭受的政治打击和苦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心情。“火”字也暗寓着诗人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诗的第四句“风劫小游仙”,以“风劫”比喻自己受到的排挤和陷害。诗人以大风刮走了小神仙来隐喻自己被迫离开了官场和朝廷,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强烈不满。这里的“游仙”一词,既指仙境中的神人,又可理解为仙人,即诗人自己。
诗的第五句“逝者眼中水”,以“逝者”比喻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们。而“眼中水”则暗喻这些统治者们留下的眼泪和悔恨。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这些统治者的愤怒和鄙视。
诗的最后一句“驱之耳后鸢”,以“鸢”代指那些飞得高高的风筝。而“耳后鸢”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他不愿意像风筝那样随风飘荡,而是要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蓝天之中。这里的“鸢”字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激越和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