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樱桃涨,斜通八尺湖。
藕塘鸂𪄠浴,柳市女郎沽。
晓色侵残月,东风长旧芜。
邑侯门第改,何处觅泾梧?
诗句原文:
春水樱桃涨,斜通八尺湖。
藕塘鸂𪄠浴,柳市女郎沽。
晓色侵残月,东风长旧芜。
邑侯门第改,何处觅泾梧?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进行赏析:
区大相(1504-1572),字用儒,号海目,明代广东高明人,区益之子。他善于诗词,尤以格律严谨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语言清新脱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面。诗人首先描述了春日里樱桃树旁的湖水因春水上涨而显得更加清澈,与八尺宽的湖面相连。接着,诗人转向具体的景物描写,描绘了荷叶下鱼儿在嬉戏的场景和柳树下姑娘们买卖的情景。这些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又引入了“晓色侵残月”和“东风长旧芜”这两个意象,形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岁月更迭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邑侯门第改”一句,可能暗指某个家族或权力中心的衰落和变迁,而“何处觅泾梧”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迷茫和寻找。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