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可忘机,海上客、共亲鸥鸟。
白驹隙、逆旅光阴,又看一度春杪。
避俗喜于尘事远,高舂不觉东风晓。
负一春烟景,论兴味,年来少。
乍雨馀寒,花禁不放,做露凝霜缟。
恰新晴、日暖风和,远天纤翳如扫。
惹无端、傍柳随花,旧心情、祛除未了。
似元都,千树齐开,刘郎重到。
激流植援,稳载檀槽金粟,泛柳堤荇沼。
听绛雪回风,绿水无波,青山微笑。
翼拊禽飞,蛟潜壑舞,暝云不散鱼龙静,影一碧、疏星夜深悄。
当歌对酒,厌厌不醉谁归,觞无算,筝琶搅。
深源何事,咄咄书空,短鬓银丝袅。
剩有菟裘才就,松菊犹存,人生行乐,风光真好。
玉山心迹,姓名金谷,古人秉烛非无意,待深林、明月来相照。
问他招隐荒途,朝市山林,安知大小。
诗句释义及翻译:
- 渐可忘机,海上客、共亲鸥鸟。
- “渐可忘机”意味着逐渐能够忘却尘世的纷扰。
- “海上客”指的是身处海外的人。
- “共亲鸥鸟”表达了与鸥鸟为伴的亲近之情。
- 白驹隙、逆旅光阴,又看一度春杪。
- “白驹”比喻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
- “逆旅”意为旅途中的住所,“光阴”指时间。
- “春杪”指的是春天的末尾。
- 避俗喜于尘事远,高舂不觉东风晓。
- “避俗”即远离世俗。
- “尘事远”意指远离尘世的烦恼。
- “高舂”是早晨,“东风晓”表示清晨的东风拂面而来。
- 负一春烟景,论兴味,年来少。
- “负一春烟景”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令人陶醉。
- “论兴味”即谈论其中的乐趣。
- “年来少”表明近年来乐趣减少。
- 乍雨馀寒,花禁不放,做露凝霜缟。
- “乍雨”即刚下过的雨。
- “馀寒”指雨后残留的寒冷感。
- “花禁不放”可能指花朵开放,但天气寒冷不易开放。
- “做露凝霜缟”形容露水凝结成霜,覆盖在白色的丝带或绸缎上。
- 恰新晴、日暖风和,远天纤翳如扫。
- “恰新晴”指恰好是晴朗的好天气。
- “日暖风和”描绘了温暖和煦的天气。
- “纤翳”指细微的云朵。
- “远天纤翳如扫”形容云朵被风吹散,天空变得清晰。
- 惹无端、傍柳随花,旧心情、祛除未了。
- “惹无端”可能是指某种意外或偶然。
- “傍柳随花”指随意地在柳树边行走,赏花。
- “旧心情、祛除未了”表示旧时的心情还未彻底摆脱。
- 似元都,千树齐开,刘郎重到。
- “似元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场景。
- “千树齐开”形容树木同时盛开。
- “刘郎重到”可能是指某人重访某个地方或回到过去的时光。
- 激流植援,稳载檀槽金粟,泛柳堤荇沼。
- “激流”指水流湍急。
- “植援”可能是指稳固地支撑或依靠。
- “檀槽金粟”形容船体装饰华丽,檀木制成的船槽上镶嵌着金色的装饰。
- “泛柳堤荇沼”指船只行驶在柳树岸边的湖面上。
- 听绛雪回风,绿水无波,青山微笑。
- “绛雪”可能是指红色的雪花或某种颜色的雪花。
- “回风”指回旋的风。
- “绿水无波”形容水面平静无波。
- “青山微笑”描绘了青山仿佛在微笑的画面。
- 翼拊禽飞,蛟潜壑舞,暝云不散鱼龙静,影一碧、疏星夜深悄。
- “翼拊禽飞”形容鸟儿展翅飞翔。
- “蛟潜壑舞”可能是指蛟龙在水中游动。
- “暝云不散鱼龙静”描绘了夜晚云雾消散后,水中的鱼儿和龙也恢复了宁静。
- “影一碧”形容影子的颜色如同碧绿色一样。
- “疏星夜深悄”描述了夜空中稀疏的星光伴随着寂静的夜晚。
- 当歌对酒,厌厌不醉谁归,觞无算,筝琶搅。
- “当歌对酒”可能是指一边唱歌一边喝酒的场景。
- “厌厌不醉谁归”形容饮酒过量,不省人事的状态。
- “觞无算”意味着酒杯喝个不停。
- “筝琶搅”描述弹奏筝和琵琶的声音杂乱。
- 深源何事,咄咄书空,短鬓银丝袅。
- “深源”可能是指内心深处或深远的来源。
- “书空”指在空中书写。
- “咄咄书空”形容写作时挥笔如飞,充满热情。
- “短鬓银丝袅”描绘了发丝如银丝般飘逸的形象。
- 剩有菟裘才就,松菊犹存,人生行乐,风光真好。
- “菟裘”可能是指古代隐士所住的地方。
- “松菊犹存”指松树和菊花依然存在。
- “风光真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 玉山心迹,姓名金谷,古人秉烛非无意,待深林、明月来相照。
- “玉山心迹”指内心的感受和志向。
- “金谷”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或繁华之地。
- “古人秉烛非无意”指古人为了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
- “待深林、明月来相照”表达了等待自然美景与内心愿望相映成趣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