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堠烽烟静,沿壕长绿莎。
高台蹲健鹘,荒碛卧明驼。
地利宜耕牧,边氓息铠戈。
驱车经废堞,怀古漫悲歌。
【注释】
- 边墙:指长城。
- 斥堠烽烟静:指边防哨所的瞭望火台,瞭望的人已离去,烽火也不再燃起。
- 沿壕长绿莎:在壕堑边种了许多草。
- 高台蹲健鹘:在高高的城墙上休息。鹘(hú):一种猛禽。
- 荒碛卧明驼:在沙漠中休息的马。碛(qì):沙石之地。
- 地利宜耕牧:地势平坦适宜农耕。地利:自然地理环境。
- 边氓:边疆居民。氓:古代对百姓的泛称。息铠戈:放下兵器盔甲。
- 驱车经废堞(dié):驱车经过废弃的城墙。经:经过。堞:城上的矮墙,此处指城墙。
- 怀古漫悲歌:想起过去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分,放声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长城风光与边民生活的小诗,通过对边墙、烽烟、草地、高台、沙漠、耕地、边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边塞风光图。
首句“斥堠烽烟静”,以“静”字形容烽台上的瞭望者已经离去,烽火也不再燃起,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沿壕长绿莎”,描绘了壕堑边的草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长绿莎”不仅指的是草,也可能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高台蹲健鹘”,通过“蹲健鹘”这一形象,展示了高台上的雄鹰正在休息,给人一种威武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鹘”(hú),是一种猛禽,象征着力量和自由。
第三句“荒碛卧明驼”,描绘了沙漠中休息的明驼,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又坚韧的景象。这里的“荒碛”,意味着沙漠地带,“卧明驼”则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第四句“地利宜耕牧”,表达了地势平坦适合农耕和放牧的优越条件。这里的“地利”,指的是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五句“边氓息铠戈”,表达了边疆居民放下兵器盔甲,享受和平生活的状态。这里的“边氓”指的是边疆居民,“息铠戈”则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
第六句“驱车经废堞”,描绘了诗人驱车经过废弃城墙的场景。这里的“废堞”可能代表着战争的遗迹,但也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一句“怀古漫悲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之情。这里的“怀古”指的是怀念古代,“漫悲歌”则给人一种感慨万千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边塞风光的美丽和人民生活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于历史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