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堠烽烟静,沿壕长绿莎。
高台蹲健鹘,荒碛卧明驼。
地利宜耕牧,边氓息铠戈。
驱车经废堞,怀古漫悲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斥堠烽烟静,沿壕长绿莎。
高台蹲健鹘,荒碛卧明驼。
地利宜耕牧,边氓息铠戈。
驱车经废堞,怀古漫悲歌。
《边墙》是明代文学家徐渭的一首作品,它通过描绘长城这一地理实体象征了明朝边防的重要性和边疆危机。
“边墙”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指代长城,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是军事防御工事,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明代文学家徐渭的作品《边词》中提及“真冯一堵边墻土,画断乾坤作两家。”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长城作为一种文化和地理分界线的存在。长城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防线,更象征着一种文化、政治乃至民族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