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苏以外岂无诗,界宋分唐只自欺。
何必寻仙蓬岛上,性情相合即师之。
注释:杜甫、苏东坡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诗人吗?区分宋诗和唐诗,只是自己骗自己而已。何必去追求蓬岛仙山,性情相合就是师法对象了。
赏析:此诗是一首议论诗,论的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标准。首句点明题旨,次句指出宋诗与唐相比的局限,第三句提出创作上应避免的弊病。末句则提出了“性情”二字为诗歌创作的核心,认为只要性情相合,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这首诗立意高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很大。
杜、苏以外岂无诗,界宋分唐只自欺。
何必寻仙蓬岛上,性情相合即师之。
注释:杜甫、苏东坡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诗人吗?区分宋诗和唐诗,只是自己骗自己而已。何必去追求蓬岛仙山,性情相合就是师法对象了。
赏析:此诗是一首议论诗,论的是诗歌创作的艺术标准。首句点明题旨,次句指出宋诗与唐相比的局限,第三句提出创作上应避免的弊病。末句则提出了“性情”二字为诗歌创作的核心,认为只要性情相合,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这首诗立意高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薄暮凉飙动,萧萧振角巾。 - “薄暮”指日落时分,天色渐暗;“凉飙”指凉爽的风;“萧萧”形容风吹声。这里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道中凉风初起的情景。 - “振角巾”中的“振”字,暗示着微风拂动,带动了角巾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风的轻拂和人物的微妙反应。 2. 疲驴归路健,猛犬过村驯。 - “疲驴”指的是疲惫的驴子,“归路健”形容其步伐虽然劳累但依然稳健;“猛犬”是指凶猛的狗
注释: - 二坪道中遇大风(壬子):壬子是农历年号,表示时间。二坪道是地名,可能是诗人经过的一段道路。大风是气象现象,表示天气恶劣。 - 冲寒惟疾走:冲寒,形容气温很低。疾走,快速行走。表示在严寒中迅速前行。 - 闭口似衔枚:闭口,紧闭嘴巴。衔枚,口中含着一枚小木片以减少声音。表示说话谨慎,不发出声音。 - 飞土扬天起:飞土,飞扬的尘土。扬天而起,尘土在空中飞扬。表示风力强大,扬起大量尘土。 -
诗句释义: 1. 曲水潆洄入:指曲折的溪流环绕着山岩。 2. 孤村窄萼栖:形容村庄孤独,树木密集。 3. 绿萝牵老屋:描述绿色藤蔓缠绕在古老的屋子上,增添了一份生机和岁月的痕迹。 4. 碧藓净幽溪:描绘了一片清澈的溪流,被苔藓覆盖,显得更加幽静清新。 5. 山断浮云续:形容山峰如断线般断开,而云雾却不断延伸,形成一种自然而生动的画面。 6. 林高落日低:描绘了树林茂密,阳光透过树梢洒下
注释: 1. 夜秋山寺即事(壬子):壬子年在秋天的夜晚。即事:即景作诗。 2. 禅扃:佛门中的锁,比喻禅宗。 3. 溪风催煮茗:风吹动溪水,催促着茶的烹煮。 4. 松月瞰弹棋:松树在月光下俯视着弹棋。 5. 坐久流萤集:长时间坐着,流萤聚集在一起。 6. 声高宿鸟移:鸟鸣声响亮,使宿鸟移动了位置。 7. 露华浓似水:露珠晶莹如水,浓厚得好像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分别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分析诗歌。 “乾坤俄顷幻,明晦霎时中”两句写日出的景象。诗人用“乾坤”、“明晦”等词表现时间之快,突出日出之速。“俄顷”即片刻,“明晦”指白天和黑夜。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短短的片刻间,天空和大地的变化就显现得如此神奇。 “日色当头没
冒雨过隙溪庄(壬子)仆马行来急,冲寒过小溪。 酒家茅屋里,樵径竹桥西。 冻犬倚炉卧,昏鸦绕树啼。 风威狂似虎,卷起陌尘迷。 注释: 1. 仆马行来急:仆人和马匹快速行走。 2. 冲寒过小溪:冒着寒冷穿过小溪。 3. 酒家茅屋里:在一家酒馆的茅草屋里。 4. 樵径竹桥西:沿着砍柴人走过的竹林桥往西走。 5. 冻犬倚炉卧:冻得发抖的狗靠在火炉旁休息。 6. 昏鸦绕树啼:黄昏时乌鸦围绕树木啼叫。 7
共羡溪山好,逍遥似隔凡。 钟声敲落日,飞鸟趁归帆。 暮霭长林泊,秋光远渚衔。 精篮藏极顶,爽岭遍松杉。 注释: 1. 共羡溪山好,逍遥似隔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羡慕和喜爱,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2. 钟声敲落日,飞鸟趁归帆。描述了夕阳西下时,寺庙的钟声敲响,鸟儿们趁着风帆的归来,纷纷飞回。 3. 暮霭长林泊,秋光远渚衔。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中的雾气弥漫
【注释】 晓发后垄道中 其一 (甲寅) 幽禽鸣竹杪,睍睆似流莺。 远岫云初动,前溪月尚明。 林疏知野旷,水落见沙平。 数里康庄道,篮舆快晓行。 幽禽:深山中的鸟。杪(miǎo):树枝的顶端。睍睆(xiànbàn):形容歌声婉转悦耳。流莺:黄莺。 远岫:远处的山峰。云:云彩。动:飘动。前溪:指前方的溪流。尚:尚且。 林疏:树林稀疏。野旷:田野空旷。 水落:水退。见:显出。 篮舆:竹制的车篷。快
【注释】 荦确 :崎岖不平。 沙湾:指海边的沙滩上。 匆匆:急忙的样子。 风腥 :海风带鱼腥味。 日暗 :落日偏西。 策蹇 :古代步行用木杖代替马镫,称策蹇或策杖。 粘泥滞 :泥泞难行。 浮鸥 :水鸟。 踏浪闲:随波逐流,悠闲自在。 遥瞻:远望,观望。 阛阓:市集、街市。 苍 :青色。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时。诗人在傍晚时分,由西湖乘船沿湖而行,来到孤山一带,看到天色渐晚,就上岸漫步
【诗句释义】 古寺隐在蚕丛之中,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到里面。 微风轻吹,钟声懒散地送出,水急石磨勤快地舂米。 老柏树春华初开,重峦叠嶂晚翠环绕。 泉渚悬在绝涧之上,百尺飞虹犹如彩虹。 【译文】 古寺院隐藏在蚕丛中,曲折的小路一直通到里面。 微风轻轻吹动,悠扬的钟声懒散送走,湍急的水流催促着石磨舂米。 古老的柏树在春季花朵盛开,连绵起伏的山峦被晚霞环绕。 泉水在小洲上悬挂在深渊之间
【注释】 论诗 其二(甲寅) 性灵、学问两宜兼,老妪能知律转严。 俗语都从书史出,一经镕铸值千缣。 【赏析】 《论诗》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主要论述诗歌创作中关于“性灵”与“学问”、“俗语”、“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主张。 一、二句,写“性灵”与“学问”的关系。首句中的“性灵”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个性、情趣和才情
【注释】 甲寅: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陆游五十八岁。 扶疏:草木茂盛的样子。 馣馣:香气扑鼻。 错道:指花蕊,即花的雌蕊,形状像粟粒。 如来:佛家语,指花萼上的苞片,形似佛手。 缀:装饰。 【赏析】 《木兰花慢·赋庭中白牡丹》是宋代词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咏物词。上阕写牡丹盛开的美景,下阕则从视觉与嗅觉两个方面描绘牡丹的迷人之处,最后以“黄金满树”作结,形象地表现了牡丹花朵繁密
秋英开后已无花,征战频年怅海涯。 独对西风起愁思,孤城落日又鸣笳。 注释:菊花凋零后就没有花了,征战多年让我感到惆怅,我在海边思念家乡。我对着西风吹起了忧愁,在这座孤零零的城墙上,夕阳西下时,又响起了号角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和将士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英凋零、征战岁月、西风落叶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孤城落日、号角声等景象
注释:谈论元代的事情和古代的意味,我与你的心意相通,离别后无限精神相通。只要你经常寄给我书信,十年之后我已经准备好了碧纱笼。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甲寅年写给朋友黄小石的一首赠答诗。前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珍重;后二句则是表达诗人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天上漂浮的木筏已经到达赏音的地方,还没有来得及与朋友告别就分别了。 长望汝:长久地望你。汝:对对方的尊称。韩、孟: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和孟郊(字东野)。他们都是中唐时期杰出的古文家。交情深深深:交情深厚,情意绵绵。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黄小石时所作。首句写友人来时的惊喜之情,“浮槎”二字极言其远;次句写惜别之情,“班荆”二字极言其久;三句写友情之深,“长望汝”则点出赠诗之意
【注释】:甲寅:即公元1082年,作者在江西任提点刑狱公事。谢氏: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废园:指谢氏家族的园林。甃:砖砌。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兼写景诗。诗人通过描写废弃的园林,来抒发对前朝名臣的怀念之情。 首句“坏甃荒阶遍绿苔”,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园中景色的凄凉衰败之态;次句“修篁(竹林)左右水潆洄”,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园林内生机勃勃、水声潺潺的景象。两句诗一实一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