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药曾培植,携来西域船。
高枝成宝盖,清影散诸天。
虞苑流阴远,唐朝得法先。
自从卢祖悟,色相总非禅。
诗句解释:
- 菩提树 - “菩提”意为觉悟、智慧,这里指智慧之树。
- 智药曾培植 - “智药”可能指的是智慧或修行的果实(如佛果),“培植”表示培养、栽种。
- 携来西域船 - “西域”泛指远方地区,“船”比喻佛法或智慧的传播工具。
- 高枝成宝盖 - “宝盖”为古代帝王所乘之车,此处比喻菩提树的高树枝叶繁茂,像宝盖一般。
- 清影散诸天 - “清影”指树叶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诸天”指天空中的各个境界或世界。
- 虞苑流阴远 - “虞苑”可能是一个地名,“流阴”指时间或历史的痕迹逐渐消逝,“远”表示遥远。
- 唐朝得法先 - “唐朝”通常指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得法先”意为获得佛法或智慧的方法比其他人更早或更先进。
- 自从卢祖悟 - “卢祖”可能是某人的尊称,“悟”表示领悟或理解,“自从……以来”表示从这个时期开始。
- 色相总非禅 - “色相”指外在形态或物质表现,“禅”指禅宗或佛教禅宗修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外表形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禅修或修行的境界。
译文:
智慧之树曾在西域被培植,携带着佛法之舟来到此地。
其高高的枝条如同宝盖般茂盛,枝叶间洒落的光芒遍布天空。
岁月流转,虞苑中的幽静已渐行渐远,而唐朝的人们最早领悟了佛法的智慧。
自卢祖悟之后,色相总是与禅宗无关,只有内心的觉悟才是禅修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菩提树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表达了对佛法传承和理解的思考。菩提树作为智慧的象征,不仅在物理上培育了佛法,还在文化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诗中也提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变迁,反映了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东西始终不变。最后一句强调了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表面的禅修,而是内心的觉醒和觉悟。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佛法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