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立崇椒望,天山中外分。
玉门千里雪,盐泽一川云。
峭壁遗唐篆,残碑纪汉军。
未穷临眺意,大雪集征裙。

注释:

  1. 天山:指天山山脉,位于中国新疆。
  2. 崇椒望:形容山峰高耸,如同辣椒。
  3. 天山中外分:指天山分为内外两段。
  4. 玉门:古关名,在今甘肃玉门市附近。
  5. 盐泽:古地名,在今青海湖附近。
  6. 峭壁:陡峭的山壁。
  7. 唐篆:唐代的刻石文字,这里泛指古代的碑文。
  8. 汉军:汉代的军队,这里指汉朝的军队。
  9. 未穷:没有穷尽。
  10. 临眺:指站在高处远望。
  11. 大雪:形容雪下得很大,覆盖了征人的裙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天山景色的诗作。诗人站在高山之巅,远眺天山内外的美景,感叹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类的渺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天山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首联“偶立崇椒望,天山中外分”,以“偶立”二字点明自己登上高山的情景,而“崇椒望”则形象地描绘出天山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外分”一词,既表现了天山的辽阔,也暗含着天山与外界的分离之意,体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颔联“玉门千里雪,盐泽一川云”,则是诗人对天山南北风光的具体描绘。其中,“玉门”指的是玉门关,这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关隘;“千里雪”则形容玉门关一带的雪景壮丽;而“一川云”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盐泽地区云雾缭绕的奇观。这两联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颈联“峭壁遗唐篆,残碑纪汉军”,诗人通过对峭壁上的唐砖和残碑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天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其中,唐砖上的文字虽然模糊不清,但仍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而残碑上的文字则记录了汉朝军队在此征战的艰辛历程。这一联不仅展示了天山的自然美景,更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尾联“未穷临眺意,大雪集征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他站在高高的山颠之上,眺望着远方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忧虑。而突如其来的大雪更是让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天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它既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诗篇,也是一首饱含深情、寄托忧思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