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千古真传,戄圣教将湮,独任仔肩存正学;
经济在两朝垂统,当大疑既决,常持谠论佐中兴。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挽联,作者在哀悼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季直,一字莲生,号香涛,湖南湘潭人,清末政治家、外交家、民族英雄,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先后担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兼充南洋大臣等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病免归。
文章为千古真传,戄圣教将湮,独任仔肩存正学;经济在两朝垂统,当大疑既决,常持谠论佐中兴。
白话译文:
文章可以流传千古,但圣贤的教化即将消失,只有你独自承担起传承正学的重任;
经济之道可以影响两代王朝,当大疑已经解决时,你应该常常坚持正确的主张来辅助国家的中兴。
赏析:
此联是挽张之洞的对联。张之洞一生以经世之才、救国之心驰骋于晚清政坛,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就是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极力推举他的时候——他在洋务派的推荐下主持“自强”的海防工程和“求富”的工矿交通事业;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又成为戊戌变法的领路人。他的一生是充满坎坷与斗争,也是充满理想和追求、奉献和牺牲的一生。面对国家危难,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了危局。然而随着变法失败,他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最后被迫自杀身亡。这副挽联正是作者对他一生的总结。“文章”指学问、思想、言论等,“正学”指儒家正统学术,这里用“正学”指代张之洞的学问和思想。“经济”指理财治事,“两朝”指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和中华民国。“垂统”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大疑”即大变乱,“中兴”指复兴,这里指张之洞辅佐的新政。“仔肩”指肩负的责任,“谠论”指正直的言论或见解。这副挽联是作者对张之洞一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