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淅淅野云闲,海上寒生雁独还。
日暮倚车正愁思,不堪烽火下榆关。

【注释】

右屯:唐朝边镇驻军之地。即事:即景生情,触景兴感。淅淅:秋风飒飒声。野云闲:指天空的流云。海上寒生雁独还:大雁飞回时,海面上已起了一层薄冰,天气寒冷,所以叫“海上寒”。雁:指候鸟鸿雁。

【赏析】

首联写秋天的景色,是诗人在海边驻营时的所见。“秋风”,点明时间,“淅淅”形容风声,写出了秋风瑟瑟,凄清萧瑟的声音。这两句诗描写出一幅深秋时节,海风吹过空旷的荒野,流云飘荡的景象。

颔联是写诗人在傍晚时分,坐在车上沉思,看到大雁孤零零地飞回,感到十分孤独、寂寞,心中充满了愁绪。“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倚车”,指靠在车上,表示诗人在傍晚时分靠车而坐,思考着人生。

颈联是说诗人看到烽火已经燃起,却仍然无法阻止战事的发生,只能无奈地看着榆关被战火笼罩。烽火是一种警报信号,用来通报敌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烽火已经燃起,但战争仍未结束。这里的“不堪”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边塞诗。它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