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叹车中,闭置何其拘。
使君独清旷,官舍得疏疏。
轇轕岂不殷,未尝废读书。
策马历山海,浩荡足自娱。
遐哉孤竹踪,荒矣秦皇墟。
万象入新句,奇怀一以舒。
暇寻招提宿,饱食僧厨蔬。
洪涛送凉月,毛发濯冰壶。
庶几赤石游,谢公乃其徒。

【诗句】

  1. 江州叹车中,闭置何其拘。使君独清旷,官舍得疏疏。轇轕岂不殷,未尝废读书。策马历山海,浩荡足自娱。
  2. 遐哉孤竹踪,荒矣秦皇墟。万象入新句,奇怀一以舒。
  3. 暇寻招提宿,饱食僧厨蔬。洪涛送凉月,毛发濯冰壶。
  4. 庶几赤石游,谢公乃其徒。

【译文】
江州感叹在马车中,被关着真是拘禁。使君独自清静而旷达,官署显得空荡而稀疏。道路狭窄车马不畅通,但不曾放弃读书。骑着马穿越山川大海,心胸豁然开朗无比畅快。遥想遥远的孤竹国踪迹,荒芜的秦始皇陵遗址。万物都融入到新的句子,奇异的情怀完全舒展。闲暇时去庙宇寻找住宿,大口吃着僧人们的饭菜和蔬菜。波涛汹涌送走清凉的月光,毛发沾满冰水洗涤心灵。希望有一天能像谢灵运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览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江州的情景以及自己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江州”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使君”则可能是指地方上的官员或领导。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之情。

诗的第一句“江州叹车中,闭置何其拘。”描绘了诗人在江州的困境,他感到自己的行动受限,这可能是因为身处官场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这种感受让诗人产生孤独和压抑的情绪。第二句“使君独清旷,官舍得疏疏。”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清闲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他羡慕那些能够远离尘嚣、独自享受清净的人。

接着第三句“轇轕岂不殷,未尝废读书。”虽然道路狭窄车马不畅通,但并不影响他追求知识和学习的心情,这表明诗人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第四句“策马历山海,浩荡足自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骑马行走在山川之间,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

然后第五句“遐哉孤竹踪,荒矣秦皇墟。”诗人遥想遥远的古迹——孤竹国的踪迹,同时感慨着秦始皇陵的荒凉。这些历史遗迹激发了诗人的历史感和思考。最后一句“万方多艰,曷臻于理?”则是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之情的直接表达。他认为当前的局面充满了困难,需要更多的人致力于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且更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