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莽苍蟠龙起,银涛寒喷关门底。
树秃烟消鸟影稀,荒云零乱残阳里。
三年揽辔往来频,如弩西风吹倒人。
茫茫北控并州路,此地谁言非要津。

【注释】

过冷泉关:经过冷泉关。

河山莽苍蟠龙起:山河辽阔,苍茫无际,如龙盘踞。

银涛寒喷关门底:如银的瀑布从山峡口奔泻而下,寒气逼人。

树秃烟消鸟影稀:树木光秃,烟雾消散,鸟儿也稀少了踪影。

荒云零乱残阳里:一片荒凉的云彩在凌乱的夕阳中飘浮。

三年揽辔往来频:三年来你频繁地骑马往返。

如弩西风吹倒人:如同一张张弓弦一样,强劲的西风将你吹得东倒西歪。

茫茫北控并州路:漫漫长路向北延伸,通向并州的道路。

此地谁言非要津:这里谁还说不是重要的渡口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首句写关外风光:“河山莽苍蟠龙起,银涛寒喷关门底。”诗人用“龙”来描绘雄奇峻拔的山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特点。接着以“银涛寒喷”进一步渲染这种气势,使读者仿佛看到一道白练似的瀑布从高耸入云的山峡口奔腾而下,溅起的水花似白色的泡沫四散飞溅,令人顿觉寒意袭人。这两句把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全篇定下了豪迈雄浑的基调,也为下文的抒情蓄势作铺垫。

接下来诗人由景及人:“树秃烟消鸟影稀,荒云零乱残阳里。”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诗人抓住景物特征,用“秃”字和“零乱”二字勾勒出一幅萧瑟荒漠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凄凉、萧条、冷落的气氛。同时,诗人又通过鸟声寂寥,云霞零散等典型景物,烘托出友人离去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此句与第一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边塞的艰苦和友人的离别给诗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

第三句直抒胸臆:“三年揽辔往来频,如弩西风吹倒人。”这三年来诗人频频地骑马往来于关外,但面对严峻的现实,却感到心力交瘁。这几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苦闷。而“如弩西风吹倒人”,则形象地比喻了诗人被现实的巨大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有如被强弓射出的利箭击中一般。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远行后的展望和祝愿:“茫茫北控并州路,此地谁言非要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漫长的道路一直伸向北方,通向并州的大道上,谁能说它不是一处必经之地呢!诗人在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无奈,又寄托了对朋友的殷切期望和祝福,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辽远。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