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勋名留竹帛;一生知己是梅花。
【注释】彭玉麟(1816~1852):字雪琴,号梅伯。湖南衡阳人,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诗人。
【赏析】此联是挽词,上句写彭玉麟的功绩永载史册,下句写他的知交好友如梅花一样纯洁高雅,暗寓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译文:
千古功名流传在竹帛中,一生知己如同那梅花般纯洁高洁。
千秋勋名留竹帛;一生知己是梅花。
【注释】彭玉麟(1816~1852):字雪琴,号梅伯。湖南衡阳人,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诗人。
【赏析】此联是挽词,上句写彭玉麟的功绩永载史册,下句写他的知交好友如梅花一样纯洁高雅,暗寓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译文:
千古功名流传在竹帛中,一生知己如同那梅花般纯洁高洁。
【注释】彭玉麟(1816~1852):字雪琴,号梅伯。湖南衡阳人,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诗人。 【赏析】此联是挽词,上句写彭玉麟的功绩永载史册,下句写他的知交好友如梅花一样纯洁高雅,暗寓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译文: 千古功名流传在竹帛中,一生知己如同那梅花般纯洁高洁
在清代诗歌的浩瀚星河中,沈光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闪耀着光芒。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诗论家以及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以下将详细介绍沈光桃: 1. 生平简介: - 沈光桃,字湘佩,晚号西湖散人。他出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814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三月初四日,享年仅五十六岁。沈光桃是一位集诗、书、画于一身的艺术家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文内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来分析诗歌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封轺传,两赋皇华”,首句写使者前来传达皇帝旨意。“皇华”即“鸿胪之职”,指朝廷派往外国的使臣。第二句写自己被任用为朝廷的使者,到边疆去宣扬皇帝的旨意。“大海回澜”,比喻波澜起伏。“乃公非健者”意为:您是真正的强者! “卅载故交
【注释】 兴庆:指唐玄宗在长安的宫苑名,即大明宫之西内。首行:指皇帝出行时所乘之车驾。新邦文瑞:新朝国运昌盛,文采斐然。曾孙列侍:曾孙辈侍奉左右,恭敬有加。寿母遐龄:祝母亲长寿无疆。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九十岁的田太夫人生日的诗,其特点是词句对仗工稳,内容庄重典雅。诗中既颂扬了新朝文治武功,又歌颂了母亲的高寿和子孙们的孝顺。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典贴切,是一首难得的颂寿佳作
长桥如画枕银湾,旧路沙痕想像间。 巷里几更春燕主,水边仍对夕阳山。 风烟乔木苍龙老,钟鼓灵坛白鹤闲。 正欲淹留追昔梦,满城鸦雀故催还。 诗句翻译: 长桥宛如一幅画卷,静静地躺在银湾之侧。我想象着那条旧路的痕迹,仿佛仍在眼前。 巷子里几只燕子在飞舞,它们似乎在守护着这个地方的安宁。水边仍然可以见到夕阳下的山峦。 风中的树木显得苍老而古朴,钟声和鼓声中透露出宁静的氛围。那灵坛上悠闲自得的白鹤
【注释】 挽曾国藩联:挽,挽留。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之一。联句赞扬曾国藩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一生。成德达材,多将相器;克己励行,以功名终。成德达材,多将相器;指曾国藩有成就德业、才能和器度,能胜任将帅职位。克己励行,以功名终:指他能够自我克制、勤奋自勉,以获得功名。 赏析:此联语意深刻,寓意深远。它既赞颂了曾国藩的卓越才华与高尚情操
【译文】 不回避艰难险阻,承担重任,度量宽容,一辈子做堂堂男儿到底; 没有苟且偷安之念,忧国忘家,臣心瘁尽,九重天子以尚父相看。 【注释】 1、包荒:指胸怀广阔,包容一切。 2、相度:衡量。此处为处理,筹划之意。 3、尚父: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此处为对皇帝的敬称。 【赏析】 这是一副对联,表达了李鸿章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 上联“事不辞难,包荒负重,相度宽容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挽联,用以哀悼张之洞。挽联,是人们为了悼念死者而书写的一种对联形式。这副挽联的意思是:所谓大臣,应该秉公执法(秉正以生),遵守法令(守正以死)。至于俊杰,应该致力于经世济民,保持旧有的体制(经世维旧),同时要摒弃陈旧的观念(遗世维新)。 【赏析】 这副挽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之情。在中国文化中,挽联是一种重要的纪念形式,通常由文人雅士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