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穷通付醁醽,妇言虽好不须听。
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
【注释】
醽:酒器。
利名:名利。
先生:诗人自称。
醉:迷糊,糊涂。
独醒:清醒,不醉。
【赏析】
此诗首二句言生死穷通皆付之杯酒,不必为妇言所动;三、四句写利名之事乃真如醉,惟先生清醒,不为所惑。
全诗以“生死”、“穷通”开篇,表明了人生态度的豁达与超然,而“醽”字则暗示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看法——他似乎并不太在乎生死穷通,甚至觉得这些事都不值得去费心劳神。这种态度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追求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境界,不愿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
第二句“妇言虽好不须听”,更是直接点出了世俗的纷扰。在这里,“妇言”指的是妻子或周围人的建议和意见,而“不须听”则意味着这些建议和意见并不足以作为行动的依据。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威和传统观念的怀疑,以及他对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信心。
第三句“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这里的“役役”指的是忙碌的状态,“成醉”则意味着陷入了一种迷糊或迷惑之中。而“独醒”则是说除了诗人之外,其他人都被名利所迷惑,仿佛都在醉梦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清醒、超脱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沉迷于名利的人的不屑一顾。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利的看法和态度。它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