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扛笔气如虹,自笑千钧一握中。
乍可偏枯犹半士,谁堪全折到三公。
斜鶱却似垂翎鹤,孑立还疑欲瘁桐。
天意佚吾吾正懒,纸窗晏卧罢书空。
臂痛
那能扛笔气如虹,自笑千钧一握中。
乍可偏枯犹半士,谁堪全折到三公。
斜鶱却似垂翎鹤,孑立还疑欲瘁桐。
天意佚吾吾正懒,纸窗晏卧罢书空。
注释:
臂痛 —— 指臂痛病,即手臂的疼痛病症。《汉书·龚胜传》:“胜为议郎,有足疾,不任官事,乞骸骨归。上遣谒者诏赐告归,赐钱百万、田二顷,长吏送至城西门。”颜师古注:“胜病足,不能行,故辞官而归。今俗语谓之‘臂痛’。”
那能 —— 那能什么?难道能吗?
扛笔 —— 扛笔,意为拿起笔来书写。
气如虹 —— 气势如同彩虹一般。
自笑 —— 自己嘲笑。
千钧一握中 —— “千钧一握”形容极其有力,“中”是中间的意思,比喻非常厉害的人或事物就在手心里。
乍可 —— 突然之间。
偏枯 —— 偏枯,意思是身体一侧肌肉萎缩无力,形容肢体残疾。
犹 —— 还是。
半士 —— 古代以士为最高等级的官职,此处指半官人。
谁堪 —— 谁能够承受?
全折 —— 全部折断。
三公 —— 古代对高级官员的一种称呼,这里指尚书令、太尉和司徒。
鶱 —— 同“翩”,飞。
斜鶱 —— 斜飞的鹤。
垂翎 —— 垂下的羽毛,形容鹤的翅膀。
孑立 —— 独自站立。
拟 —— 仿佛。
瘁 —— 疲倦,劳累。
天意佚吾吾正懒 —— 这是说,天意让我懒散,我正好趁此机会放松。佚,同“逸”,闲散。
晏卧 —— 晚些时候躺下休息。
罢书 ——“罢”通“拍”,拍打;“书”指书写。罢书,停止写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臂痛而无法挥毫泼墨的苦闷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诗人在诗中写道:“那能扛笔气如虹,自笑千钧一握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虽然想要举起笔来写作,但是因为手臂的疼痛,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无奈。诗人感叹道:“乍可偏枯犹半士,谁堪全折到三公。”意思是说,如果只是稍微残疾一点,还能够担任半官人,那么要是完全残疾了,就根本无法胜任三公这样的高位。这里的“三公”指的是古代的尚书令、太尉和司徒三个高级官职。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愤怒。
诗人在诗中写道:“斜鶱却似垂翎鹤,孑立还疑欲瘁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鹤在空中斜飞,就像是一只垂着翅膀的鹤;而诗人则孤独地站立在那里,好像将要累倒一样。这里的鹤和桐树都是象征性的事物,它们代表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
最后两句诗是:“天意佚吾吾正懒,纸窗晏卧罢书空。”意思是说,既然天意让作者懒散,那么就趁着这个机会休息一下吧。在这里,诗人用“罢书空”这个词组表示自己停止书写的行为。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无奈,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坦然。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