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上话残春,诗句文章老更真。
酒半一声《河满子》,不堪重见孟才人。
【注释】
杜茶村:作者的别号。浣花溪:在成都。杜甫有《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后人因以“浣花溪”代指杜甫。
书斋:书房。
故宫人:即宫娥,宫中的女子。
浣花溪上:在成都浣花溪边。
残春:春天将尽之时。
老更真:年纪虽大,诗才却更加真切。
河满子:唐教坊曲名,相传为张祜所作。
《河满子》词调,又名《河满回肠》、《河满子词》。
孟才人: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一说李太真)的称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在浣花溪畔话旧,又饮酒助兴,不觉酒已半醉,而座中已有宫中美人,于是想起自己年华老去,诗情却更加真切,不禁感慨万千。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当时诗人41岁。据《唐诗纪事》载,此诗是送别李肇时作,但未提及送别的对象。李肇是唐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曾撰《国史补》《翰林学士论集》《国史补外篇》《国史补后序》四部著作。公元782年(天宝十一年),李肇任翰林侍诏,后官至左拾遗内供奉。公元792年(天宝十一年),他奉诏编纂《唐国史》,历时四年而成。此诗大约写于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冬,诗人送别李肇时,时李肇任翰林学士。当时诗人41岁,而李肇则已53岁,诗人对年迈的李肇深表敬意。
第一二句说:“杜茶村留饮书斋时有故宫人在座。”杜茶村就是诗人的别号。浣花溪在成都城西,杜甫曾有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见浣花溪之幽静。杜茶村即指浣花溪边之地。书斋,即书房。杜茶村留饮,说明二人是朋友。杜茶村的书斋中常有宫女在内,这从诗中“故宫人”三字可知。
第三四句说:“浣花溪上话残春,诗句文章老更真。”这里说的是诗人当年与杨贵妃在骊山一起赏花赋诗的情景,也可以说是与李肇共话诗坛往事。浣花溪上的春光,已经残败凋零;但诗人的诗句和文章却越写越有生气。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对今日友谊的珍重。
最后两句说:“酒半一声《河满子》,不堪重见孟才人。”《河满子》是唐教坊曲名,也是教坊曲《河满回肠》或《河满子词》的统称。《河满子》的歌词多咏叹离别之情和相思之意。孟才人是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的称号,她曾与唐明皇在骊山行幸,后来被迫自缢身亡。
“酒半”,意思是喝到一半。“一声”,指的是听到歌声。“《河满子》”,即唐教坊曲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酒还没有喝完,就听到了《河满子》的歌声,令人不胜伤感,因为再也见不到像杨贵妃那样美丽的女子了。
此诗语言质朴,风格清丽,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全诗以景起,中间由酒到歌,再回到景物,最后以景结之,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