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空江露气浮,芦花深处宿渔舟。
寒灯映水繁星乱,夜半潮回带影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渔灯》。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月落空江露气浮,芦花深处宿渔舟。

  • 释义:月亮已经落下,江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水汽,在远处可以看到渔船上灯火闪烁。
  • 关键词注释
  • “月落”:月亮即将落下,暗示时间的推移。
  • “空江”:江面显得空旷,没有其他物体的遮挡。
  • “露气浮”:空气中弥漫着露水的气味,增加了夜晚的湿润感。
  • “芦花深处”:远处的芦苇丛中,隐约可见渔船。
  • “宿渔舟”:渔民们在船上过夜。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月亮西沉,江水波光粼粼,远处传来渔人的歌声和灯光。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2. 寒灯映水繁星乱,夜半潮回带影流。

  • 释义:寒冷的灯光映照在水面上,星星点点地闪烁;夜半时分,潮水涌动,渔船的影子在水中摇曳。
  • 关键词注释
  • “寒灯”:冷清的灯光,可能是指渔船上的灯笼。
  • “映水”:灯光照在水面上,形成倒影。
  • “繁星乱”:星星繁多且混乱无序,可能是由于月光照射的原因。
  • “夜半潮回”:夜深人静时,潮水会上涨。
  • “带影流”:渔船的影子随着潮水的流动而移动。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光影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夜晚渔村的独特景象。寒灯与繁星的对比,以及夜半潮回与渔船影子的动态描绘,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渔人的生活方式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夜晚的美丽景色。从明月到寒灯,从芦花深处的渔舟到夜半潮回的影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光影、动静等元素,将渔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展现出渔村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使其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