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火依微鼓角哀,独携夜色与徘徊。
风从北岛排山入,月傍东篱出海来。
浅醉不辞寒作伴,孤行自喜意难回。
明朝更踏波涛去,侧望蓬莱未可陪。

【注释】

  1. “东山”,作者自称。
  2. “夜归示同舍诸子”:指诗人在一次夜间返回住所后,将这次夜行的所见所感告诉同舍的诸子(朋友)。
  3. “远火依微鼓角哀”,远处的灯火依稀可见,鼓角声声凄凉。
  4. “独携夜色与徘徊”,独自携着夜色在回旋徘徊。
  5. “风从北岛排山入”,“月傍东篱出海来”,这两句分别形容了风和月的动态。
  6. “浅醉不辞寒作伴”,“孤行自喜意难回”,“更踏波涛去,侧望蓬莱未可陪”,三组句子,分别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夜晚归家途中的感受和心情。诗人以“东山夜归示同舍诸子”为题,描绘了夜晚归来的景象和心情。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首句“远火依微鼓角哀”,以远火和鼓角声勾勒出一幅寂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人用“依微”一词来形容火苗微弱,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灭,这种描绘手法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也传达了他对夜晚的孤独和寂寞感。同时,“鼓角哀”一词则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不安。

第二句“独携夜色与徘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前行的情景。诗人用“徘徊”一词来形容自己行走时的状态,既表达了他对孤独的无奈,也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此外,“夜色”这一词汇还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第三句“风从北岛排山入,月傍东篱出海来”,则是诗人对风和月的生动描绘。诗人用“排山入”、“海来”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风和月的强大力量和美丽。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情感。

第四句“浅醉不辞寒作伴,孤行自喜意难回”,则是诗人对自我情感的抒发。诗人用“浅醉”一词形容自己饮酒时的微醺状态,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同时,“寒作伴”一词则传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和无奈。

第五句“明朝更踏波涛去,侧望蓬莱未可陪”,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诗人用“波涛”一词形容即将来临的挑战,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同时,“侧望蓬莱未可陪”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夜晚归家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也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