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瑟瑟凉秋至,客子夜宿慧建寺。
白头老僧夜不眠,为我深谈黔国事。
自言乃是刑馀身,少小曾为宫里人。
曲房深苑逶迤入,皓齿明眸歌舞频。
玉凤衔铃闻异响,金龙吐佩承香尘。
第宅非由一朝见,分茅始自功臣宴。
铁券频颁朱邸门,玺书数下明光殿。
二王一侯九国公,尚有将军不袭封。
子孙传位十数世,勋爵食禄三千钟。
武僖之后爱文词,徼外烽烟静一时。
滇池长宴书生客,阿瓦犹传都督诗。
崇祯年中乱离始,临安长官谋不轨。
仓卒横戈尊俎间,须臾拔剑宫门里。
从官卫士不敢前,楼台灰烬莺花死。
陈焦夫人窜西门,一旦自焚普吉村。
可怜两世金闺质,化作千年玉女魂。
上公初遁澜沧远,一去缅夷不复返。
曾闻就义死从容,至今传说多哀挽。
听君说罢涕交流,一门尽节真难求。
秋夜宿慧建寺见一老僧,头白如雪声音如女子,异而询之知为沐黔国故宫监也,遂叩其遗事,为予道之甚悉听毕怆然故述长句。
金风瑟瑟凉秋至,客子夜宿慧建寺。
这首诗以”金风瑟瑟凉秋至”开篇,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夜宿在慧建寺的景象。金风瑟瑟,意味着秋风的声音如同金属撞击般清脆响亮,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
白头老僧夜不眠,为我深谈黔国事。
诗中提到一个白发的老僧人,他在深夜中不睡觉,与诗人深入交谈关于黔国的事情。这里的黔国可能指的是贵州的某个地区或国家,也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指代。
自言乃是刑馀身,少小曾为宫里人。
老僧自称他的余生都处于刑罚之下,他年少时曾经是宫中的人。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一些往事,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无奈。
曲房深苑逶迤入,皓齿明眸歌舞频。
老僧人描述了他的住所是弯曲的房屋,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花园,他曾经在那里唱歌跳舞,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这里的”皓齿明眸”描绘了老僧人年轻时的美丽容貌,让人感到他曾经拥有过的幸福时光。
玉凤衔铃闻异响,金龙吐佩承香尘。
老僧人描述了他的住所中有一种叫做玉凤的鸟,它嘴里叼着铃铛发出奇特的声音,还有一种叫做金龙的装饰品,上面镶嵌着香料,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老僧的生活环境和他的住所特点。
第宅非由一朝见,分茅始自功臣宴。
老僧人回忆起他的家产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得到的,而是从一个功臣的宴会开始的。这里可能是在讲述他家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展现了他的家族荣耀和实力的崛起。
铁券频颁朱邸门,玺书数下明光殿。
诗中提到朝廷频繁颁发铁劵给大臣,让他们在朱红色的府邸门前接受赏赐,同时还有诏书下达给明光殿,这显示了朝廷对大臣们的优待和信任。
二王一侯九国公,尚有将军不袭封。
这里提到的是明朝时期有两位王侯和一位侯爵,以及多位国公的爵位,但仍然有一位将军没有被封为世袭的爵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和贵族之间的竞争关系。
子孙传位十数世,勋爵食禄三千钟。
诗中提到子孙们传位给十多个世代,他们享有的勋爵和食禄数量庞大,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展现了家族的繁荣和荣耀。
武僖之后爱文词,徼外烽烟静一时。
这里提到了武僖皇帝之后,人们更喜欢文学和诗词,边疆的战事暂时平息。这可能是因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的原因,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滇池长宴书生客,阿瓦犹传都督诗。
诗中提到在滇池经常举办文人墨客的盛宴,那里还有许多来自阿瓦的都督写下的诗篇。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活跃气氛和文化繁荣的景象。
崇祯年中乱离始,临安长官谋不轨。
这里提到了明末崇祯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开始出现,临安长官开始策划不轨的行为。这可能是因为政治腐败和官员的无能导致的社会不稳定情况。
仓卒横戈尊俎间,须臾拔剑宫门里。
诗中提到在一个仓促的时刻,官员们在酒席之间突然拔出剑来准备应对紧急情况,然后迅速进入宫中保卫自己的安全。这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紧张氛围和危机时刻的应变能力。
从官卫士不敢前,楼台灰烬莺花死。
这里提到官员们不敢靠近战场,因为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这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和对生命的摧残。
陈焦夫人窜西门,一旦自焚普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