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水镜称投子,近日犹将汉代看。
暮霭时翻金色相,苍苔渐长碧琅玕。
兴亡满目千峰壮,代谢无心一径寒。
自仗法云凝盖后,瓣香常听祝平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表现手法来鉴赏即可。

首先看第一句“山因水镜称投子”,这一句的意思是:山因为水而像镜子一样,所以称为投子。这里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因”“称”等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次元白禅师韵”。次韵就是写这首诗的诗人是次于元白的另一位诗人,元白就是唐代著名的两位大诗人元稹与白居易。这里运用了典故,“投子”指的是庐山,“汉水”指的是汉江,这是作者的家乡之水,也即故乡之水;同时这也是作者的家乡之山,也是故乡之山。因此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然后看第二句“近日犹将汉代看”,这一句的意思是:近来我常常用汉代的眼光来看现在。这里的关键是理解“看”的意思。汉代是一个封建社会开始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阶级还处于统治地位,而当时的农民却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因此作者要用汉代的眼光来看现世,也就是要用古代的眼光来看待现实。这里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

接着看第三句“暮霭时翻金色相”,这一句的意思是:黄昏时分,薄雾缭绕着山峦,仿佛在水面上翻滚着金色的波浪,山色苍翠,青苔斑驳,显得更加绿润。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薄雾比作水镜,把山比作金波,形象生动。

再看第四句“苍苔渐长碧琅玕”,这一句的意思是:苍翠的苔藓逐渐生长,碧绿如珠的琅玕点缀其中。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琅玕是一种玉名,这里用来修饰苔藓,突出苔藓的生长状态。

再看第五句“兴亡满目千峰壮”,这一句的意思是:国家兴盛衰亡的景象随处可见,千山万岭都显得雄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国家盛衰的形势夸大,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第六句“代谢无心一径寒”,这一句的意思是:新陈代谢之心,无心于名利得失,只愿沿着一条小道行走在寒冷的道路上。这里运用了借代的艺术手法,“无心”代指淡泊名利。

尾联“自仗法云凝盖后,瓣香常听祝平安”,这一句的意思是:自从有了法云(佛法)覆盖我的头顶之后,我总是虔诚地为他人祝愿平安吉祥。这里的“自仗”是依靠的意思,“瓣香”是佛教的一种祭拜方式,意思是虔诚地为他人祝福。

【答案】

示例:

山因水镜称投子,近日犹将汉代看。

暮霭时翻金色相,苍苔渐长碧琅玕。

兴亡满目千峰壮,代谢无心一径寒。

自仗法云凝盖后,瓣香常听祝平安。

赏析:

首句写庐山之山,以水为镜,故又称投子山。次句写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末两句写自己的处世哲学和对友人的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