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还,是男儿得意收场,惟怜室有双亲,瞑目尚余难了事;
鹃声啼血尽,痛夫子招魂不返,更苦孤无六尺,伤心犹剩未亡人。
诗句释义:
- 马革裹尸还:
- 马革裹尸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马皮包着尸体回来,通常用来形容英勇战死或忠诚至死。此处表达了对李续宾壮烈牺牲的赞美和哀悼。
- 男儿得意收场:
- 得意收场意味着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或结局。在这里,指的是李续宾虽然牺牲,但其英勇的行为赢得了英雄的评价和家庭的欣慰。
- 惟怜室有双亲:
- 惟怜意为只怜悯,指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悲伤或怜悯。
- 室有双亲意味着家中有两个父母(通常是夫妻)。这里可能指的是李续宾的家人,特别是他的父母,因为他们失去了儿子,感到深深的悲痛。
- 瞑目尚余难了事:
- 瞑目意味着闭上眼睛。
- 尚余表示还有剩余的。
- 难了事意味着难以处理或解决的事情。这里可能是说即使李续宾已经去世,家人仍有许多未完成的事情要处理。
- 鹃声啼血尽:
- 鹃声指的是杜鹃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哀婉、凄凉的声音。
- 啼血形容哭声非常凄惨,如同流血一样。
- 尽表示结束。这里是说杜鹃的叫声已经结束,象征着悲伤和告别。
- 痛夫子招魂不返:
- 痛表示极度的痛苦。
- 夫子在这里指的是老师或者长辈。
- 招魂不返意味着呼唤灵魂但未能使其返回。这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灵魂未能归家的哀伤。
- 更苦孤无六尺:
- 孤意为孤独。
- 无六尺可能是指没有依靠或支持。
- 这里表达了对李续宾家庭在失去儿子后的孤独和无助感。
- 伤心犹剩未亡人:
- 伤心再次强调了悲伤的情感。
- 犹剩表示仍然存在。
- 未亡人意味着仍然活着的人。这里是说虽然李续宾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仍然留在家庭中,给其他成员以安慰和力量。
译文:
马革裹尸还,是男儿得意收场,惟怜室有双亲,瞑目尚余难了事;
鹃声啼血尽,痛夫子招魂不返,更苦孤无六尺,伤心犹剩未亡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李续宾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情景,以及对这位英雄家族的深深哀思。诗中的“马革裹尸还”,不仅是对李续宾壮烈行为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而“惟怜室有双亲”则表现了诗人对李续宾家庭失去顶梁柱的同情与哀悼。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李续宾精神永存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