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突兀接苍旻,剑阁嶙峋更不群。
南控巴蛮牢锁钥,北通秦栈走风云。
千峰列障开双户,一士当关抵万军。
负弩乍经雄险境,驰驱岂敢惮辛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剑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蜀山突兀接苍旻,剑阁嶙峋更不群。

  • 蜀山:指的是四川的山脉。
  • 突兀:形容山峰高耸且陡峭,难以描述。
  • 接苍旻:意为与天空相接,形容山势极高。
  • 剑阁:指位于四川剑阁县的剑门关。
  • 嶙峋:意思是山石重叠、崎岖不平的样子。
  • 不群:意为与众不同,这里形容剑阁的险峻和独特性。

第2句:南控巴蛮牢锁钥,北通秦栈走风云。

  • 巴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这里泛指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
  • 牢锁钥:意为坚固地控制着重要的门户或关口。
  • 北通秦栈:秦栈可能指的是连接北方的秦岭一带的道路或桥梁。
  • 走风云:形容道路或关口的重要性,能够驾驭并引领风云变化。

第3句:千峰列障开双户,一士当关抵万军。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列障:意为排列成屏障。
  • 开双户:形容山峰像两扇门一样分开,形成了两个入口或通道。
  • 一士:一个人。
  • 当关:意为守卫关口。
  • 抵万军:意为抵挡住成千上万的敌军。

第4句:负弩乍经雄险境,驰驱岂敢惮辛勤。

  • 负弩:背负弓箭,可能是为了防御或战斗。
  • 乍经:突然经过。
  • 雄险境:形容地势险要、环境雄壮的地方。
  • 驰驱:快速奔驰或行进。
  • 岂敢惮辛勤:意为怎么敢畏惧辛苦劳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剑阁的雄伟险要和壮丽景象,以及守关士兵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中通过描绘蜀山、剑阁的险峻和壮观,以及守关士兵的勇猛和坚守,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